分拆农行投入小收益大 实行地方化即可获得生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0日 11:26 财经时报 | |||||||||
对省域农行来说,实行地方化即可获得生机。一旦地方化之后,农行即变成了各地的“自留地”,各省的财政资金、垄断行业、基础产业和各大企业金融业务的归属,将可以使地方农行立即脱离高风险的各类中小企业、个体私人等低级技术行业,进入资金低成本、贷款低风险、业务倍增的发展状态 □ 王霄
农行分拆的改革方案引发了关注农行改革的热潮。此后,农总行有关负责人推出了整体改革思路。 笔者就此同基层各级农行广泛交换了看法,他们认为,目前对于分拆方案的指责和断言,有些毫无道理。其实,农行分拆的改革方案,是国家实现以最小的投入、彻底拯救农行、让农行重获新生的最佳选择。 注资并非万能 对分支机构来说,取消农总行利大弊小。目前,农总行机关对分支机构的业务经营和发展,没有太重要的意义,反而是个沉重负担。 第二、对省域农行来说,实行地方化即可获得生机。农行商业化经营后,贷款主要投向了高风险的各类中小企业、个体私人和房地产这类的低级技术行业。因此,资金来源成本高、运用风险大和经营能力低,是农行目前困难的主因。 一旦地方化之后,农行即变成了各地的“自留地”,各省的财政资金、垄断行业、基础产业和各大企业金融业务的归属,将可以使地方农行立即脱离高风险的各类中小企业、个体私人等低级技术行业,进入资金低成本、贷款低风险、业务倍增的发展状态。 第三、对各省域经济来说,得了农行这块“自留地”日子更好过。各省根本不用资本投入,只需地方政府的政策投入就可以帮助地方农行改善经营业绩。各省在整顿提高农行经营能力的基础上,只要由农行代理省库,将全省的财政资金、垄断行业、基础产业和各大企业的金融业务归属农行,农行通过经营不仅可补齐以往亏空,还可成为重要的盈利大户。 各省由此也能有一个调控经济的新式“武器”。将以往财政性支出的一部分改由农行拨付、监督使用,能提高专款专用的安全性,防治挪用和贪污浪费;其余通过农行改为各种方式的有偿支付,既能提高资金效益、增加财政收入,还可引导社会资金流动、调控省域经济。 第四、对国家来说,仅以很小的成本就化解了巨额亏空和风险。剥离了万亿元不良资产之后,国家还要注资数百亿美元,以后还需多少?谁也不敢说,因为仅仅靠花钱,不一定能买到好机制。 无损农村金融 在笔者看来,农行分拆无损中央政府调控农村金融的能力。论资金实力和农村网点,农行比不上地方化的农信社。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农业贷款91%来自农信社;论政策性业务,前面还有农发行。 自商业化经营之后,农行即以农村网点吸纳农村资金,信贷业务重点转向了城市和工商业,农行几乎没有直接的支农服务。所以,目前农行已经和邮政储蓄一样,只是农村资金外流的主渠道,对农村经济的贡献几乎是负数。 其次,分拆不会诱发所谓的流动性风险和支付危机。当农行成为各省“自留地”、代理省库后,其经营规模和效益会倍增,尤其是落后地区农行的抗御风险能力和信用程度,会随之倍增。举例来说,农村信用社早在1996年就与农行“脱钩”、现在由各省管理,城市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也交由地方政府管理10多年,可却从未发生什么危机和削弱国家的金融调控能力。 再次,农行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会空前提高,并激活中国金融业,倒逼其他全国性银行的业务经营向国家重点工程和大企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国际业务等高精尖方向转移和发展。 最后,农行现有的所谓系统性资源和关联交易问题,都可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至于引进战略投资者会否因分拆而停滞,其实,战略投资者更关注农行的经营能力和利润,并不全是人员网点的规模。 (作者曾任河北省秦皇岛市委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现任河北秦皇岛教育学院调研员,本文为个人看法,不代表本报观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