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消费货币化阀门难控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9日 09:34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 |||||||||
刘晓忠 继公务员公车消费货币化后,近日,国资委公布了《关于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的指导意见》,对央企负责人的职务消费进行类似规范。 针对国资委的这一做法,笔者认为,职务消费的货币化是必要的,而且具有明显的
然而,笔者认为,在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缓慢,央企用人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等情形下,职务消费的货币化犹如“潘多拉魔盒”很难加以控制。 一般情况下,国内企业的职务消费的分配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企业职位的高低进行职务消费的分配,另外一种是通过工种性质对职务消费资源进行分配;当前,大多数企业都基本上对这两种职务消费的分配方法进行混合使用。但由于当前央企治理结构和用人机制市场化程度不高,高职位者很容易占有更多的职务消费资源。事实也证明,造成当前企业职务消费成本和企业财务成本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恰恰是高职位者膨胀式地占用企业的职务消费资源。因此,在央企用人机制行政科级化色彩较浓的情况下,职务消费货币化很容易蜕变为职位消费的货币化,成为变相提高企业负责人总体薪酬水平的一种手段,从而埋没了国资委职务消费货币化的本意。 从职务消费的性质看,职务消费费用在财务上是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项成本进行列支,是企业年度预算的一部分,即职务消费费用是企业的一种税前抵扣项目;因此,职务消费的货币化不仅不在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范围之内;同时,由于职务消费并不隶属职工的薪酬科目,自然也不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管范围之内。可见,一旦职务消费货币化管理不善,将很容易成为企业规避税收的一个有效工具。当前企业的职务消费大多实行的是实物消费形态,而且这种实物消费形式本身难以定量化,存在明显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导致之前的职务消费水平不同程度地高于实际需求水平,若以货币化改革前的费用支出为标准进行职务消费货币化,那么在事实上就存在了提高企业负责人总体薪酬水平的可能,自然事实上也就发生了避税行为。 因此,对于职务消费的货币化首先需要对不同职务的消费额进行精确的鉴定,挤出职务消费费用水分,防止职务消费货币化变相成为增加央企负责人福利的渠道。这一点尤为重要。 对于该项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笔者认为这仅仅是改变了央企职务消费费用的实现形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央企职务消费过高、滥用等现象。央企职务消费过高、过滥问题的根源在于职务消费预算的软约束,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央企治理结构改革的不到位、财务和内审系统的不完善,以及央企管理层用人机制的非市场化等问题。对此,我们需要警惕央企职务消费货币化落入之前公务员公车货币化改革的问题陷阱。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