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林铁钢:坚持走金融特色的强社之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 16:24 《中国金融》

  ——访中国金融出版社社长林铁钢

  - 本刊记者 刘钊

  记者:林社长,您好。今年5月份,中国金融出版社迎来了建社50周年。在50年的历程中,中国金融出版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近几年综合实力有了很大提升。您能不能
谈谈其中的经验有哪些?

  林铁钢:中国金融出版社50年的发展历程,是新中国金融新闻出版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金融事业繁荣发展的见证。从1950年10月《中国金融》杂志创刊,到1956 年金融出版社成立,公开出版《国营工业信贷制度的实行与收获》和《苏联货币流通与信用》等早期金融专业书籍,标志着我国开始了探索新中国金融发展理论和总结实践经验的历程。金融出版社的成立开创了我国公开编印出版金融专业图书的新纪元。从最初翻译出版苏联教材、自编银行业务操作手册等单本图书,到形成金融理论类、实务操作类、金融教材类、版权引进类、通俗读物类、资料工具类、金融史料类等特色鲜明的系列图书,金融书刊的繁荣,出版规模的扩大,反映着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壮大,体现了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欣欣向荣和中国金融事业的勃勃生机。从最初每年仅出版几种图书和一种期刊的小型出版单位,到年出版图书500余种,期刊4种(共280余万份),音像电子制品50多种的综合性出版机构,中国金融出版社的发展和演变,彰显出我国金融新闻出版事业的蒸蒸日上和美好前景。

  回顾50年来尤其是近年来的发展历程,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中国金融出版社始终坚持“植根金融土壤、服务金融事业、出版精品书刊”的办社理念,把服务金融事业作为兴社强社的基础,逐渐形成了以专业素质人才队伍、严格科学管理制度、灵活有效激励机制和金融专业品牌资源为四大支柱的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讲,我社在发展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长期以来,中国金融出版社坚定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出版方针政策,牢牢把握正确的出版方向和先进金融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牢记新闻出版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在金融专业出版领域,积极为金融部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出版过程中,中国金融出版社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社会效益优先是一个大家经常会谈到的话题,我认为这怎样强调都不为过。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不是说出版社不考虑经济效益,如果出版社不赚钱,就发展不下去,社会效益也就无从谈起。但出版社只注重经济效益是很短视的行为,到头来只能是砸了自己的牌子。而从长远来看,社会效益好了,出版社的品牌打出去了,得到社会和读者的认同,会带动经济效益的提升。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 、《证券知识读本》、《保险知识读本》等图书,在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就是两个效益相结合的很好例子。

  二是不断改革创新,保持充足的发展动力。从中国金融出版社的发展历史看,每一次大的发展都是与改革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尤其近几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正有序推进,面对新形势,中国金融出版社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积极创新,勇于探索,不断破除束缚改革与发展的旧观念,推动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深化人事、分配、经营等方面的制度改革,调整和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增强了出版社整体创新能力和水平。改革成为出版社发展的保障,创新成为出版社发展的动力。

  三是坚守金融专业特色,奠定坚实的发展根基。中国金融出版社从自身实际出发, “咬”住“金融”不放松,全力打造“金融”专业出版物品牌,并将优秀的品牌变成巨大的无形资产,这是中国金融出版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立社之本。

  四是树立先进的企业文化,营造发展的良好氛围。中国金融出版社锻造了“导向正确、质量至上、贴近读者、打造品牌”的企业精神,形成了“努力拼搏、和谐共事、严格认真、勤于学习”的企业文化。领导班子团结一致,以工作大局为重,用公道、公正和公平来团结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共谋发展,呈现出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记者:关于出版社的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是业界争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您刚才谈到中国金融出版社要坚持金融专业化的出版方向,而有一些出版社则推崇多元化的经营方向,认为“东方不亮西方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林铁钢:我认为,一个出版社是采取多元化方向还是专业化方向是由其自身特点决定的。中国金融出版社是专业出版社,同时还属于中型偏小的出版社,2005年全年销售收入达到1.28亿元,这对于只有110多人的出版社来说,业绩是很好的,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坚持了金融专业的发展方向,积极主动为金融发展服务。中国金融出版社的主管机关是中国人民银行,与各金融管理机关有着天然的联系,与各家金融机构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因此其特色和优势体现在“专”上,必须坚持在金融专业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以此来培育核心竞争力,为行业服务,为社会服务。

  多年来,中国金融出版社一直坚持并强化了走专业之路、特色之路和强社之路,出版物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得到认可,金融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经营实力不断增强。《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中国金融安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等一批金融类专业出版物获得国家级大奖,都是立足金融、面向市场、突出金融专业特色、塑造金融知名品牌的成功之举。当然“专”只是相对的,近年来,中国金融出版社进一步优化图书选题结构,中外著名经济学大师文集系列、会计类、管理类教材和实务图书等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期刊也一直保持着专业化的特色和品质。《中国金融》杂志成功地实现了由机关刊物向财经媒体的转化,保持了权威地位和发行量居金融期刊第一的位置。“探讨现实金融政策,研究实际金融问题”是《中国金融》杂志的航标灯,坚持服务金融改革发展、服务金融中心工作的办刊风格,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其品牌及社会影响力有了较大提升。《金融博览》杂志以塑造金融职场精神家园为主旨,“关注金融、放眼天下”的办刊理念和实践,得到了读者的肯定和赞誉。

  记者:目前,出版社已步入品牌竞争阶段,中国金融出版社将怎样打造自己的品牌?

  林铁钢:在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中国金融出版社始终把专业品牌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并在业界树立起了良好的口碑,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

  中国金融出版社在打造知名品牌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专业化方向做深做透,除此之外,还紧紧抓住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是高素质专业人才。只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创造出高品质的专业产品。中国金融出版社拥有一支以金融专业为主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现有112名职工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达80%以上,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达40%。出版社还非常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经常派出人员参加各类专业会议和各种培训班,内部也不定期地举办各种业务讲座,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大胆引进稀缺人才。

  二是高素质作者队伍。出版行业说到底是“内容”行业,只有把“内容”做好了,才有真正的品牌。中国金融出版社十分注意作者资源的开发和维护,以诚信为本、以品质取胜,赢得了我国知名金融专家学者、高级管理人员、业务实践人员等作者的信任。此外,中国金融出版社还组建了一支由金融高级专家组成的特约编审队伍,他们是出版社选题策划的智慧宝库,也是出版社植根金融土壤、保持金融特色的不竭源泉。

  三是重视宣传推广工作。中国金融出版社与几十家媒体保持着密切联系,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大力宣传出版社的整体形象和书刊品牌。同时,还通过组织策划蒙代尔经济学文集首发式、斯蒂格里茨经济学文集出版签字仪式、麦金农经济学文集出版签字仪式、黄达书集出版座谈会及“三八节”金融系统女领导座谈会等大型宣传活动,提升出版社的品牌形象。

  下一步,中国金融出版社要在产品、市场、服务和管理等各方面维护品牌,全方位提升金融出版社的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要从品牌意识、品牌标准、品牌宣传等方面全面实施品牌建设战略。

  记者:当前,很多中央部委所属的出版社面临着改革转制的问题,对这些出版社传统的经营模式会带来很大的挑战。请问中国金融出版社采取了哪些举措应对挑战?

  林铁钢:为了适应出版行业变革的新形势,中国金融出版社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一是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从1991年开始,中国金融出版社分三步走,对内部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逐步建立起了良好的运营机制和激励机制,为长远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第一步,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度。从1991年开始,出版社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初步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奖罚挂钩。1993年进一步将各部门的目标责任与考核办法挂钩,将分配收入与部门和个人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挂钩,使工作目标实现量化,明确职责,奖罚分明。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干劲,企业化经营机制初步形成。经过十几年的调整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成为经营管理的基础,以岗定薪、按效取酬的分配制度改革,理顺了出版社利益、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激励机制有了确切的保证。第二步,实行竞聘上岗制度。2000年,中国金融出版社在出版行业率先进行了用人制度改革,中层干部一律竞聘上岗,职工上岗全部实行双向选择。公开竞聘上岗,使中层干部能上能下,岗位双向选择,使员工能进能出,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事业单位的基本用人制度转变。到目前为止,出版社已经完成了三轮公开竞聘和双向选择工作,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待遇能升能降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不断完善,逐步实现了出版社用人制度的科学化。第三步,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在国家提出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的政策指导下,中国金融出版社进行用工制度改革,从2003 年开始,新招聘人员一律执行社会化的劳动聘用关系,出版社为聘用人员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与聘用人员签订用工合同,按照聘用人员的岗位和绩效确定收入待遇。2005年,中国金融出版社积极推行了全员聘用工作,本着双方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对新老职工一律实行合同管理,完成了与全部职工签订聘用合同的工作,平稳实现了员工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固定用工制度向合同用工制度的过渡。

  二是及时转变选题策划方式。实现了从行业体制下的被动组稿向面向市场主动策划选题的转变。出版社不断强化自主策划选题的力度,强化主动策划选题的意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出击,积极策划,组织作者按出版社的选题策划思路编写书稿。

  三是大力加强书刊的市场营销力度。图书发行部门加强对出版社图书销售信息的整理、分析,加强对客户的分类分析和针对性服务,通过合同关系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积极催收账款,强化账期的管理,加大对金融系统图书销售的开发力度,对系统客户的服务延伸到地市城市,建立网上书店,重点加强对县级金融机构和广大农村信用社客户服务,调整物流方式,实现门对门服务。

  四是加强内部管理精细化程度。第一,在图书质量管理上,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从严要求,实行周会制度严格把关,选题论证会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对图书出版流程的规定逐渐细化,在编、审、校、印各个环节加以规范管理,提高了图书的出版质量。第二,进一步树立“向管理要效益”的观念,加强对生产流程、产品质量、财务监督、信息资源和行政事务的精细化管理。在编、印、发流程上,严格各环节的相互衔接和监督,实行了重大项目招标制度,通过财务管理全面监测全社的经营状况,及时提出改善经营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不断加强经营管理工作,中国金融出版社的经营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经营实力逐步壮大,一个现代化金融专业出版企业已初现端倪。

  记者:您能不能谈一谈中国金融出版社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林铁钢:在中国金融出版社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存在的不足,比如产品结构还不尽合理,选题市场化、营销市场化程度还需要大力加强;在出版社办期刊、办音像电子的体制下,对期刊和音像电子业务发展的定位和特殊规律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明确;在员工思想观念转变和人才队伍建设上,与市场化改革和现代出版企业发展的需要还不相适应;等等。因此,中国金融出版社应居安思危,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要研究市场,创新业务,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可持续发展的实力。

  一是深化改革求发展。在生产经营上,整合各种资源,调整业务流程,建立对市场反应灵敏的组织结构。进一步完善各项人事制度,科学设计岗位和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岗定薪的工资制度,健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二是调整结构促营销。把金融业务图书、金融教材和金融期刊作为出版物的三大主打产品,优化选题结构,积极鼓励和培育自主策划能力,引进“出版工程”概念,建立出版社和编辑部双级策划机制。集中力量实施精品战略,加大对社会效益好、学术价值高、规模较大的中长期选题的投入,确定一批有利于长期品牌建设的标志性精品出版工程。期刊发展的重点是要在巩固和稳定金融业这一主要读者群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提高选题策划的深度和广度,满足广大读者的实际需要,扩大市场占有率。音像电子出版要努力扩大品种规模,加大与纸质资源的整合力度,尽快实现立体出版和网络出版。在健全营销机制方面,建立专业营销渠道,健全和扩大有效发行网络,强化市场营销中的信息、宣传职能,有计划地培训和引进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提高发行手段的科技水平。

  三是国际发展扩资源。发挥中国金融出版社的金融出版资源优势,加快实施金融出版国际化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丰富国际出版资源。重点开拓国际著名经济学家经典学术著作,有选择地引进金融理论、金融实务和财经类畅销书。大胆探索版权输出和金融期刊国际出版合作,为今后国际化发展积累经验,探索模式。

  四是科技当先出效率。加大科技的整体投入,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拓展服务空间。提升办公自动化的水平,努力实现数字化管理和信息共享,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来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手段现代化。加强选题资源库、作者资源库、读者资源库、客户资源库和图书信息库等信息资源的整建工作。

  五是强化管理增效益。把产品质量管理、财务核算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内部控制和管理系统的核心内容,分别对这四个管理系统的标准、流程进行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完善。在全社员工中树立“向管理要效益”的观念,增强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通过科学流程来保证运行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