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否走向警察国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 16:21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评论员 李 巍 最近,《今日美国》的一篇报道揭露了一个让所有美国民众都极度不安的事实:有数百万普通公众的电话正在被以“反恐”的名义而遭到监听,这些遭受监听的电话虽然主要是国际长途,但却包含了很多美国国内人士的电话,主要执行这一监听任务的是美国最秘密的机构国家安全局。这篇报道在美国掀起了轩然大波。更为戏剧性的是,美国公民自由协会
布什在上周却以“国家秘密特权”(State Secrets Privilege)为由要求最高法院对此项诉讼不予受理。最高法院将为此专门召开听证会。双方剑拔弩张,一场备受关注的由“隐私权”所延伸出来的关于政府“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力”之间的大辩论正在美国上演。 隐私权:正在消失的神话 美联社引用位于底特律的美国民权自由联盟的话说,“国家安全局的行为侵犯了美国民众言论自由和隐私的权利。”而为了攻击布什所谓的“国家秘密特权”,美国两家最有影响力的报纸《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不约而同地追溯到“国家秘密特权”的由来,这两份报纸说,总统的该项特权来源于冷战时期的1953年,最高法院授予总统可以根据国家安全信息保密的需要,不对空军发生的事故进行通报。后来这项权利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国家秘密特权”。“如今冷战已经结束,而且民众的电话也非空军事故,政府应该公开它们对我们电话的监听行为。”《华尔街日报》的观点异常鲜明。 但是美国具有浓厚新保守主义色彩的《标准周刊》却做出了与此完全相反的判断,“布什政府动用‘国家秘密特权’既不是什么新鲜事,也非完全不民主,没什么地方比国家安全更需要该项特权。” 无独有偶,就在十多天以前,联邦调查局的特工搜查了美国众议院一位资深民主党议员的国会办公室。此次搜查事件却是美国国会成立219年来执法机构第一次搜查国会办公楼,开创了一个令所有国会议员都烦躁不安的先例,在美国政治圈颇有影响力的《华盛顿观察》引述哈佛大学著名法学家崔伯的话说,“国会在这件事上小题大做,大动干戈,而在如国家安全局非法监听案等涉及民权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则毫无作为,实在是国会之羞。”《新闻周刊》说,“我们的隐私权就像‘阿特兰提斯’(传说中沉没于大西洋的一个岛)一样,正在成为一个逐渐远去的、诱人的神话”。 布什:强大的弱势总统 在美国的宪法中,政府的公权力与民众的私权力有明显的界限,并以此来制约政府破坏民权的冲动。但是,自从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布什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纵容甚至怂恿国家安全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监听、搜捕、追踪等秘密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较之于冷战初期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鉴于恐怖袭击之后,由于对安全的极度需求所导致的紧张情绪,大部分受到政府侵害的民众都三缄其口,对民权的呼声一度销声匿迹。《新闻周刊》强烈呼吁民众:“最可悲的还不是我们的政府逐渐在侵犯我们的隐私权,而是我们自己在一点一点放弃,因为我们很多人都认为为了国家安全的目的交出自己的个人信息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美国合众国际社6月1日的一篇报道说,一项调查发现,有35%的人认为布什是二战以来美国最差的总统,而即便是因“水门事件”而声名狼藉的尼克松得到的这个选票也只是17%。但与此相反的是,这位总统却驾驭着一架自二战以来美国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国家机器,美国联邦政府在布什的领导下,权力逐渐扩张,正在不断地侵蚀素来有着自治传统的公民社会。正因为如此,《华盛顿观察》将布什形容成为一个“强大的弱势总统”。“强大”是因为布什政府的权力达到了美国历史上近乎于空前的状态。美国“小政府,大社会”的传统政治模式正在遭受挑战。而之所以又是“弱势总统”是因为布什由于执政失误以及政府爆出多起丑闻,提前进入“跛脚”期。 布什政府对“公权力”的滥用引发了美国国内社会的激烈反弹,美国的民众担心,今日的美国正在走向一个他们矢志反对了数十年的“警察国家”,担心美国正在逐渐远离自由、民主和人权的传统,而这些传统正是他们赖以建国的基础。 正如《新闻周刊》最后总结的那样,“对我们电话的监听让我们想起了乔治·奥威尔的小说以及小说中的那令人畏惧的时刻都在监视我们的“大哥”,如今虽然‘1984年’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却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大哥”在监视着我们生活的每一天,甚至存在于我们的内裤之中。” 因此,这场方兴未艾的大辩论将很可能成为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民权运动”以来,美国民众挑战政府滥用权力的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辩论的双方直接体现了美国建国初期,以杰斐逊为代表的“民权派”和以汉密尔顿为代表的“公权派”的两种思想的斗争,并可能会对美国未来的政治演进产生深远影响。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