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破解高价政府需要成本摸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 10:3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毕舸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日前称,中国深化政府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不仅要建立一个廉洁的政府,还要建立一个廉价的政府,政府的成本太高,就是再廉洁也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如何避免“成本太高的政府”,确实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摆在了有心求变的李金华和急盼改革的民众面前。笔者以为,要消除政府运行中的高昂成本,首先就要对高成本的来龙去脉进行“摸底”。

  “成本太高的政府”,首先是监督成本的太高。据李金华坦言,“目前财政有监察专员,发改委有稽查特派员,审计、银监会、保监会,还有其他各种专项监督很多,造成重复监督。一些企业或者金融机构叫苦不迭”,“而且龙多不治水,谁都能检查,谁都不负责任。”

  显然,这两大弊端来源于政府内部监管体系天然的制度劣势。目前政府内部的监管路径,还基本依赖于同体监督,并且是自上而下的同体监督。连同体监督的另一形态———自下而上的监督也名存实亡,这在前两年的“环保风暴”中表现尤为突出。地方环保部门人事权、财权受制于当地政府,无力也无法进行监督。更为可怕的是,地方环保部门也开始脱离上级监管,与地方政府乃至污染企业沆瀣一气,以收取“排污费”进行利益寻租。

  同体监督容易陷入幕后利益交锋的泥沼中,多受掣肘。只有自上而下、而缺乏自下而上的监督途径,更使得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监管真空无可避免。同体监督被迫事无巨细处处设防,这也带来另一大悖论———监督权力不断放大,出现李金华所称的“几万元都要审批”现象。它本身又面临“谁来监督监督者”的逻辑死套,导致“龙多不治水”的怪象。

  本来,当同体监督失效,我们尚可借助异体监督进行外部制约。按照最基本的政治学理论,公众让渡部分权益于政府,就享有监督政府履责的权利。问题在于,铺设公众异体监督行之有效的监管架构,必须要面对主导权归谁所有的前提。

  在近年来广受争议的政府车改、削减垄断企业特权等命题中,所谓的“改革主导权”掌握在被改革对象———政府官员和国有垄断企业老总手上,变成暗箱操作与“坏的改革”,即公众丧失了起码的话语权和监督权,结果使得一些改革愈加走向少数人自肥、多数人受损的恶性结果。异体监督没有细化的现实举措做保障,形同虚设,造就了违法成本过低。

  最终,“成本太高的政府”面临纠错的高成本。倾举国之力掀起的“

审计风暴”、“环保风暴”以及最近的“GDP改革风暴”,起点不可谓不高,其实效却令人扼腕。错综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盘根错节的“现实利益暗战”、让李金华说出这样一番话:“部门细化预算,审计机关整整喊了5年,最后才得到全国人大、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采纳。”

  破解“成本太高的政府”,需要“成本摸底”,然后才谈得上对症下药。否则,我们面对“成本太高的政府”难题,依旧是盲人摸象,久治不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