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李金华摆脱西西弗斯的命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 06:57 每日经济新闻 | |||||||||
郭松民 铁面审计长李金华日前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演讲时坦言:“政府成本太高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然而在谈到高成本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时,我们从他的话语之间,感受到的更多的却是困惑和无奈:“没问题的单位几乎找不到”;“中央转移支付多半脱离监督”;“我也准备喊5年,甚至喊8年,我要一直喊得大家都知道,有关部门共同解决它,
笔者曾将李金华比喻为希腊神话中那位被罚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每当他历尽艰辛将快将巨石推到山顶时,巨石都会滚下来,他只好一次次重来。从李金华这次演讲中,笔者似乎再次看到了西西弗斯那坚忍不拔的身影。但我想说的却是:坚定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固然值得我们给予最大的敬意,但也必须要追问巨石为什么总是会滚下来,能不能不让它滚下来? 在分析政府行为的模式方面,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布坎南和其他几位经济学家,以他们创立的公共选择理论,已经提供了一整套有说服力的分析工具:政府不过是个无意识、无偏好的“稻草人”,公共行为和公共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实际支配政府的政府官员们的动机支配,而政府官员也都必须被假定为“有理性的自私的人”,他们同样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由此认为:由于政府官员不能把利润占为己有,加之公共物品的成本和收益又很难测定,所以政府官员以追求“规模最大化”为目标,借以凸显政绩,增加自己升迁的机会和扩大自己的权力范围。这样就必然会出现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使政府的成本过高,效率低下。此外,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情况,政府官员对“规模最大化”的追求,无疑还会为那些腐败官员增加“寻租”的机会。 针对上述缺陷,公共选择理论提出,只有打破生产公共物品的垄断,在行政管理体制内建立起竞争机制,才可以有效消除阻碍政府效率提高的最大障碍。因此就要重构官员的激励机制,按照市场规则来组织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给。他们提出的政策建议包括:将过于庞大的公共机构分解成几个比较小的、有独立预算的机构。例如一个城市的自来水公司,不要只设一个,可以多设几个,让它们相互竞争;有些公共物品能够承包给私人生产就承包给私人生产;等等。 在笔者看来,李金华所以会陷入西西弗斯式的命运,就在于他实际上是试图在政府官员制度仍然垄断公共物品供给的情况下,却试图让它表现得像一个市场竞争主体那样重视成本和收益,这当然徒劳无功。要让李金华摆脱西西弗斯式的命运,或者说要真正的降低政府的成本,我们就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和政策建议,虽然我们不必原封不动地照搬它。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