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新政彰显善治意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4日 16:54 法制晚报 | |||||||||
新闻提示 由中组部、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14部门日前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业内专家指出,此举显示出中国政府把大学生就业真正纳入了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宏观调控中,它使目前正在推行的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得到完善。
随着高校扩招和人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空前增大。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毕业即失业成了一种社会常态。这次由中组部、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14部门联合下发的《通知》,从制度设计上将大学生的就业纳入了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彰显了政府的善治意识,是责任政府的具体体现。 《通知》中首次明确提出,有就业愿望的应届毕业生9月1日后仍未就业的,可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城市或县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高校毕业生因短期无法就业或就业后生活仍有困难的,民政部门要及时按照有关规定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解读这个“就业新政”人们不难发现,这次把大学生的失业保险纳入了政府的管理范围。对于没有缴纳失业保险金的大学生来说,毕业后能够享受失业保险,这对大学毕业生来讲是个极为重要的利好消息。过去我国领取失业保险金的群体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这次将未就业的大学生也纳入到失业保障群体中,说明了政府已经开始正视大学生们的失业及社会保障问题。这样的政府善治意识值得期许。 政府的善治意识不但体现在大学生们的社会保障这个层面上,在大学生们的就业方式和渠道上仍然体现着一种应有的善治意识。《通知》要求,对用人单位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简化有关手续。这表明,多年来形成的大学生就业时的户口壁垒正在拆除。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要陆续“拆除户籍障碍”,体现了对这一问题的指导性原则。当然,究竟如何使指导意见真正落实到位,还需要相关部门和各地进一步出台具体措施。但不管怎么说,这种指导性的意见已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据媒体报道,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毕业人数比去年多70多万。大学生是社会的主流群体,是否善待他们,从某种程度上讲直接考验着一个政党和政府的执政智慧,体现着政府的务实与理性。这样的善治意识正是人们所期待的。但愿这种善治的恩泽能惠及每一个大学毕业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