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警惕外资在内地大规模扫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 11:04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刘颖娟

    昨天,新华社报道称,“进入2006年,上海、北京和广州等地楼市,海外机构投资者空前活跃,整体收购案明显增多。种种迹象表明,外资大量进入内地楼市,对楼价攀升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早报记者随后对上海的情况进行跟进采访。市场人士纷纷提醒,海外机构的投资多是5年以内的短期行为,其短期内大规模进入有可
能促使房地产泡沫生成,未来大规模撤出更将造成市场动荡。

    更多收购案正在酝酿

    2004年以来,海外投资机构动作频频,上海不时曝出外资整体收购案。从摩根士丹利收购锦麟天地酒店式公寓、麦格理收购新茂大厦开始,上海楼市就大单不断。
   
    今年上海楼市更是收购案连连:一季度,有美国、印尼背景的基金协和建设收购新天地旁盛捷服务公寓;嘉吉集团在南汇买下24栋别墅;高盛7000万吃下虹桥花苑酒店公寓;中东背景的资金通过美国基汇资本6亿买下翠湖天地御苑18号楼。4月,大摩又斥资7亿多签下陆家嘴中央公寓4幢楼,美国两家基金从复星集团买下豫园庙前广场项目……
   
    事实上,更多收购正在酝酿。仲量联行大中华研究部主管何迈可透露,2006年上海将有10单以上外资大宗收购案完成,更多的海外投资机构正在积极寻觅进入上海市场的机会,未来几年内将有更多海外基金出现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

    国际知名物业代理公司第一太平戴维斯董事李旭则表示,海外基金对国内楼市的收购、介入会越来越深,甚至会走出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蔓延。

    往往5年之内转手套现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机构投资者虽然纷纷强调自己在中国是“长期投资”,但他们在国外的操作手法往往是持有一个物业不超过5年。

    “如果一家外资在中国买了一幢写字楼,它是希望能把这幢楼迅速套现。许多外资机构游说搞RE-ITs,到境外上市套现,政府应该加以警惕。”4月份,摩根士丹利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在一个论坛上公开表示自己的担忧。

    银河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也指出,外资走进来危险不算太大,但是他们一旦撤出就会给国内经济带来很大风险。她表示,此前人们没有将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海外投资划入“热钱”,现在应该把具有明显短期目的而涌入房地产市场的外资划入广义“热钱”概念中。

    东渡国际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吴荣国认为,境外投资机构大举进入楼市的危害之一就是可能加剧房地产泡沫。而5年之后,或者说在海外资本认为中国房地产已经接近“发展顶峰”时,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套现撤出。如果这部分资金撤出势头迅猛,势必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专家建议管制炒作行为
 
   有专家建议,对外资进入内地楼市应有所管制,通过开征特别物业税制止外资在楼市的炒作行为。
 
   国家有关部门已开始关注这一现象。不久前,央行研究局金融风险处处长李德表示,必须警惕大量外资流进流出而产生的金融风险,加强外汇资金的统计,以及转手房产资金流动方面的风险防范意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