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巨额贸易顺差的背后:如何摆正内需外需的关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31日 11:59 金时网·金融时报

  王晓欣

  延续近年来的基本态势,今年前四个月,我国贸易顺差累计达337.6亿美元,创出历史新高,外汇储备也跃升世界第一位。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内需与外需的失衡。

  近年来,中国的GDP平均年增长率高达9.4%,远远高于全球经济增速。但是,中国经
济增长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即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目前,我国投资和贸易占GDP的比重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资本形成率为GDP的45%,贸易依存度高达70%以上。而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投资、出口和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外需,消费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内需。长期以来,外需的拉动作用远远大于内需的拉动作用。今年4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值为1434亿美元,同比增长19.8%,增速比3月份放缓,但当月外贸顺差仍达104.6亿美元。4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775亿元,同比增长13.6%。经济增长依赖外需,反映出内需的不足。

  过度依赖外需使我国新增的供给结构更多地按照国际需求和国际分工体系进行调整,产品结构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土地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领域,一旦国际需求结构变化,部分出口供给将会变成过剩的产能。同时,在外资在出口中所占比重很高的情况下,当我国生产成本上升,或者其他国家出现更好的投资机会时,这些外资就将从我国转移到其他地区。从长期来看,这两种情况都将阻碍我国供给结构的优化转型升级。

  由于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FDI)和非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都在增加,导致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外汇储备猛增560亿美元,达到8750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巨额贸易顺差在发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等有利条件的同时,也给

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加剧了中国对外贸易摩擦,造成对外依存度过高,不利于国内外经济协调发展,导致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贸易顺差的根源在于国内储蓄高于国内投资。为了平衡储蓄与投资二者之间的差额,一国就必须通过实物输出(出口)或资本输出(对外投资)的方式将自己剩余的资源借给别人用。国内巨额储蓄,反映出宏观经济的内在不平衡。由于缺乏社会保障体系,教育医疗等服务价格不断增长,转型时期失业问题突出,加之金融体系不发达,家庭和企业被迫过度储蓄。同时,顺差的扩大也反映出政府鼓励出口的政策已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长期以来,我国奉行外向型发展战略,鼓励出口、抑制进口,对出口提供
出口退税
,对外向型生产企业提供用地、税收和融资方面的优惠。对外资长期实行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外资的政策也刺激了出口,外资企业在中国出口中的比重已经超过50%,这些企业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把一些高耗能、重污染产业从本国迁到中国,之后再通过出口渠道把产品返销本国,表面上增加了中国出口,实际上则以压低对价的方式损害中国的土地、环境、人力和资源。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战略调整期,这需要根据当前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制订新对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统筹协调好内需和外需之间的关系,在保持进出口、资本流动和就业持续稳定增长的条件下,通过外经贸政策转型,不断深化城乡消费、民间投资以及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形成内外需互动,依靠市场竞争机制、内生性增长因素和自主创新机制推动,由低成本制造中心向低成本创新中心转变的经济增长新机制。

  内需和外需衔接的重点是调整有关的出口鼓励政策,培育市场化机制扩大内需。应将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提升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通过纠正资源错配和激励机制偏差,改善可支配收入的分配格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消费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扩大消费对增长的拉动作用。提高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和投资便利,改善整个投资的宏观效率。

  中国需要构建一个内需为本、外需为辅、以我为主、差异竞争的内外需互动型的经济增长机制。只有内需和外需协调拉动,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