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谁搞当代金融迷信人民就搬了这座大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30日 11:55 新浪财经

  《金融实践》总编辑 朱庄虹

  在旧社会,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三座大山”的概念,现在仍然有着参考价值,其中封建主义的所指,就是那些数不清的“礼教”,而今天,中国金融业上下“跳大绳的人”仍然存在,他们还在做着“黑嘴”的衙役,制造着当代的金融迷信,以新的封建主义形式出现,做着为金融腐败助纣为虐的勾当,他们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正在欺骗着广大的老百姓。

  第一 折扣的宽容与回扣的犯罪

  我们知道在商业上的折扣的深浅,经常被人们认为衡量是否给面子的一种标志,有时宽厚的商人简单的参加一次对方的宴会,便为对方排忧解难,为的是先打个窝儿,以后图个更好的回报,这自然被对方誉为“雷锋”。而回扣就不一样了,他表现在用特殊的地位向对方索取利益,如果对方不从,他们就在正常的商业活动中的可调的因素上,给对方施加超过其承受能力的压力,逼其就犯,这样的做法无论钱的多少,都被视为商业的“洗钱”,是一种犯罪行为,而我们金融的“黑嘴”是怎样混淆逐个概念的那,他们说 “不盈利企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包括银行也在内的企业如果单纯片面的学雷锋,是不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是不是无法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果所有的企业包括银行业真的片面的学雷锋,你是不是也要回到土地上种粮食,去发展低水平的农耕文化!”可见,以维护银行收贿来打击业内免费咨询的雷锋,以维护业内的灰色秩序,是他们的目的,这与贷款上的坚持原则是两回事情,相反,他们还在威胁有资金需求企业,不这样做就在可调的因素上,给你小鞋穿,用业内并不成熟的贷款原则压企业。

  第二 间接的权力与直接的效率

  银行吸收存款放到企业上,在低进高出上得到利益,这叫间接融资,而资金进入证券市场的,直接由老百姓自己判断企业确定支持与否的行为叫直接融资,这当中也包括私募,学者经常把前者称为增媒现象,后者叫做脱媒现象。由于银行的的许多领导,不是通过正当渠道获得的权力,因而,在肆无忌惮的为自己的利益集团敛财,使得老百姓的水米钱也在贬值,人们开始选择有能力为自己带来利益的私募商,因为,这样的人有效率,是用交割单说话的,因此,才产生了资源是归权力人还是归效率人的大讨论,看看银行的“黑嘴”们又是怎样混淆概念的,“所谓效率人,那也只是权力人中的一部分效率高的,它与权力人并不是对立的概念.。如果要将所有权从权力人"归"给"效率人",那还是先学学革命理论的ABC吧!如果要将经营权" 归"给"效率人",那不是公司制/代理人制,非常非常普遍的现象吗?”看看这些黑嘴多险恶,他们把对腐败的仇视引到了反党的高度,又把自己的贪污说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拒绝看到,私募商,在市场中获利频频,这些人虽没什么权力,可效率可观,而靠关系获得银行权力的人,为什么烂帐越来越多,这不是对立又是什么那?

  第三 爱国的行动与卖国的感动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中国人也在借鉴国际经验,引导海外资金,使得业务更加透明,从而,把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提高,这是运用方法达到目的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是爱国的体现,是行动,可这就肯定会影响到了靠暗箱操作富裕起来的业内人的利益,他们支使“黑嘴”再次跳出,说什么“何为权力人,何为效率人?泛指的概念,还是特指的概念?假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人,西方跨国公司是效 率人,是否中国资源就应归西方跨国公司?资源配置在哪个国家都存在行政法律配置和市场自主配置。应该归权利人时,就归权力人;应该归效率人时,就归效率人,按国情和发展状况而定。学者、专家不应该混淆概念 ,不应根据某一种现象来引导公众的思想”。他们在鼓吹宿命的同时,还不忘了感动一把,把做着爱国事情的人归为卖国的败类,其实,老百姓都能够看的出来,洋人欺负中国人的帐是明的,血债血还,而银行领导欠老百姓的花帐,是在叫华夏人吃的哑巴亏,,这些人腐败到家产隐藏国外,不敢见光的程度,这才是彻头彻尾的卖国贼,有的“黑嘴”干脆唱起了红白脸,他们下流的威胁说“傻孩子!就你一个人看到“皇帝”的“私处”了?大家真的都是随声附和的睁眼瞎?骑驴看唱本——大家走着瞧!”我们应该告诉你,皇帝的“私处”和老百姓没有什么两样,只有“太监”不一样。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