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通胀风险兵临城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 16:48 《中国企业家》杂志

  中国宏观经济调控部门除了收紧放贷,也就只能对部分过热行业进行行政调控。但从长远看,这些措施无法解决经济中的痼疾

  中国经济正随着天气的转暖迅速升温。一季度GDP增长达到了10.2%。这一数值远高于年初预定的全年经济增长8%目标,也高于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测。数据公布后,多数国际投行调高了对中国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值,包括摩根士丹利由原来的7.8%大幅调升至9.5%。

  习惯了GDP崇拜的人们可能会对这个高增长数据表示高兴,但多数洞见中国经济宏观环境的专家们却表达了担忧。在全球原油价格疯狂上涨,“淘金”人民币升值的热钱快速流入的背景下,目前的经济过热若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则可能点燃通货膨胀的烈焰,迫使中国经济最终不得不硬着陆。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出口和投资显然是GDP快速增长的主动力。尽管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已升值至8左右,出口仍然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一季度出口1973亿美元,增长26.6%,贸易顺差达到233亿美元。按照这个增长速度,国际投行预测中国的全年贸易顺差将由去年的1020亿美元上升到1400亿美元。

  在投资领域,一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达到27.7%,高出去年同期4.9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新建项目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迅速上升,一季度的增幅是47.1%,比去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新建项目的快速增多表明了投资明显存在过热。

  新建项目快速增长得益于银行宽松的放贷条件。在经过去年

银监会对资本充足率的考核后,各家银行现在都放宽了放贷限制,对贷款中以股票、房地产项目作为抵押的限制条件大大放松。一季度银行对非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增长了1.26万亿元,放贷已经完成了年度任务的50%。如果按照目前这个速度增长,全年的放贷总额将达到去年的2倍。

  这些新增的贷款中很可能有相当大部分流入了房地产市场。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0.2%,虽比去年同期回落了6.5个百分点,但实际上仍处高位。由于房地产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帮助房地产商获得银行贷款,从而导致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并未因去年的宏观调控而出现价格明显下降,相反,大部分城市的房产市场已开始“涨声一片”。

  去年撤离国内市场的国际游资出于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开始回流。一季度的外汇储备中有186亿美元被疑为“热钱”,而渣打银行则估计未来几个月内还将有2000亿美元国际资本进入中国。这部分游资很可能已经流入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推动这两个市场快速上扬。

  国际原油价格也在疯狂上涨。目前已升达70美元/桶,并可能在年内突破80美元。由于国内油料市场与国际市场价格尚不接轨,原油涨价的通胀压力并没有完全传输到国内。除此之外,主要生产原料如铁矿石、钢材、天然橡胶、有色金属的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5%。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将提高企业生产成本,迫使厂商提高产品价格。

  尽管居民消费价格(CPI)水平还在温和区间,一季度仅增长了1.2%,但上述因素已经成为推动价格迅速上升的巨大动力。若没有及时的调控措施出台,可以预见通货膨胀的风险必然急剧扩大。

  这样的趋势如发生在成熟市场经济体,各国为经济降温最常见的手段是加息与使本国货币升值。但这两个措施在目前国内经济情况下并不可行。若中国央行升息,则会使许多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不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考虑到目前大学生就业的艰难境地,大幅升息的举措很可能利大于弊。同时,升息将进一步缩小中美利差,游资很可能受到利差的驱动而加大进入中国的幅度。

  同样的,如果此时大幅调整汇率水准,仍会加大游资的预期。在胡锦涛访美之际,

人民币汇率已经成为热点话题,市场普遍预测人民币可能进一步升值。但大幅升值对国内经济的不利之处已是人所共知。

  由此,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当局剩下的市场调节手段是收紧放贷,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对部分过热行业的行政调控。这些措施在近期内将得到很明显的收效,但从长远看,并无法解决经济中的痼疾,如产能过剩、资源配置不合理等。中国也只有等待下一个有利的时机再进一步提高其利率与汇率的灵活性,从而逐步解决这些长期困扰经济结构的根本性问题。

  (张宏)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