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不买房行动与房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 06:35 第一财经日报

  杨红旭

  1919年,为抗议英帝国的殖民政策,印度公民甘地发起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是一次弱势民族对强势民族发出的无声呐喊。2006年4月,深圳市民邹涛倡议发起“不买房行动”,这是一次草根阶层对开发商和炒房客“说不”的无奈行动。

  两者似乎都有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号召力。但后者到底能量如何,尚有待进一步观察,“雷声大雨点小”极有可能是最终的结果,因为要让中国人收起买房的热念又谈何容易?但由此引爆对中国楼市怪现状的声讨,将有助于影响政策走向,“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无论对于开发商还是购房者,都可以算是真理。

  中国

房地产业所面临的难题之难,可以说是世界其他国家都未曾遇到过的。首先,数亿城镇人口都要有房住、部分要有好房住,人口基数之大,城市化速度之快,使这一问题变得尤为紧迫。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连续二十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但财富分配失衡的现象同样在房地产领域兴风作浪,一方面
房价
飙升,一方面大部分居民买不起,而相关体制改革和政策制定又难以找到有效路径。再次,中国传统的住宅观鼓励民众超前消费。在农村表现为即使“吃糠咽菜”也要住上大瓦房,俗称“外光里不光”;在城市表现为结婚一定要有新房,搭上老父老母养老钱也在所不惜,租房观念基本无生存土壤。

  所以,“房奴”这一中国汉语中的神奇词汇诞生了。笔者认为,这个词基本上是目前中国房地产发展现状的一个切片,意味深长。表面看来,既命之曰“奴”,就饱含着对房子及其背后的开发商、炒房客和个别地方政府、代理销售商等的不满。但深层原因,在于他们是自愿卖身为“奴”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自由选择。这些“奴”们的居住环境远比民工好得多,如果这样就自封或被封为“奴”,夸张了点吧,那么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民众的居所只能作“狗窝猪圈”了。

  据悉,现在美国约五分之一的富翁宁可把遗产全部捐给公益事业也不留于后人,原因在于在继承15万美元以上遗产的美国年轻人中,有五分之一不愿工作,躺在父辈的财富簿上爽歪歪地混日子。如果说在国富民也富的发达国家,出现这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不必大惊小怪,那么在平均落后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中国出现一批“啃老族”,可就有点于理于情不容了。大学毕业不找工作或不好好工作,生活仍依赖父母,在“啃老族“中占有相当部分,而大部分“房奴”都属“超级啃老族”。欧洲约百分之五十的民众只能租房住,凭什么中国的小青年都要买新房、买大房、买好房?因此而言,冯仑所谓的“成为房奴活该”也并非全没道理。

  鉴于“房奴”们眼下的惨状,我非常赞同有“房奴”“潜质”的人热情参与到“不买房行动”中去。而让真正愿意且有消费能力的人放弃追求更好居住环境的权利,我认为不可取且不具可执行性。劝民众不买房,不同于抗战时期的“抵制日货”,也不能拿合法经营的开发商与日本军阀相提并论。

  大部分希望提高居住水平的国人“没奶吃”或“吃不饱”,是因为有三个互为因果关系的环节出现了问题。其一,最直接的责任人是“奶妈”——开发商。资本逐利是其本性,开发商赚钱无可厚非,但开发商嫌贫(中低档住宅)爱富(高档住宅)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中低价房供应偏少,还有部分开发商坐地涨价的恶习更让人愤懑。其二,有关部门这个“奶爸”不称职。宏观调控一年,全国房价热情依旧,有关部门难辞其咎。尤其是个别地方政府盯着卖地红了眼,

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丢一边,民众生怨太自然。其三,奶水不足,作为“吃奶者”的部分民众完全可以吃点“粗粮”,买不起新房可以考虑旧房,买不起旧房还可以暂时租房,可是部分购房者明显被中国人的“私房观”和“面子观”给宠坏了。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虽然一路艰辛,但最终还是推动了印度的独立。“不买房行动”虽然有些许偏激,但若能助力中国房地产业走向健康之路,亦属好事一桩。(本文作者为易居中国房地产研究院高级评论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