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租赁和廉租房:调控房价新通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5日 09:56 中国产经新闻

  改善住房条件,买房不是惟一的办法——

  租赁和廉租房:调控房价新通途

  CIEN记者 梁馨元 报道

  “其实,改善住房条件,买房不是惟一的途径,租赁就不是?现在北京有那么好小区里的房子空着。”中大恒基国贸店经理果静在接受CIEN记者采访时说。

  作为一家大型房屋中介连锁公司的地区负责人,果静说她比一般人还关注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尤其是“国六条”中的第一条: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

  业内人士认为,鼓励居民通过租赁等方式解决住房,可以大大缓解商品房市场的购买压力,有利于平抑当前过高的商品房价格。

  北京德利行苹果社区店总经理李文文先生这样认为:“租赁和廉租住房,能有效解决目前还没有购买房产能力的低收入家庭居住。”

  “赶英超美”

  国人的特点是:宁愿非要去买一个越来越贵并且要厮守终生的房子,也不愿意去租房,

  专家介绍,经过上百年的市场化积累,欧美发达国家住房的平均自有率不过60%左右,美国人平均一生换7次房,美国的住房自有率只有65%,德国只有45%,瑞士更低,只有30%多,但这些国家的住房水平都不低。因此我们目前的私有住房水平已经“赶英超美”。

  建设部日前发布2006年工作重点,首次提出,要搞活住房二级市场,规范发展房屋租赁市场,鼓励居民通过租赁等方式解决住房问题。这被业界解读为:政府引导住房消费的观念正在从“居者有其屋”向“居者有屋住”方向转变。

  租房也划算

  果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比如在北京郊区通县购买一套100平方米商品房,均价为4100元/平方米,总房款约为41万元,首付三成(12万元),需贷款29万元,贷款20年的话,按目前的利率水平,光月供就要近2000元,20年下来,光利息支出几乎就超过了本金的一半,实际支付给银行的本金和利息接近45万元,加上购房时所缴纳的交易税费及装修费用仅以15万元计,粗略计算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总计需要付出近75万元,目前商品住宅的产权为70年,也就是说每年住房的居住成本大体为11000元(月均1000元左右)。

  她介绍说:“而目前通县的一套100平方米大小的二手房,目前市场上的租金也就在800--1000元左右。”

  而且,对于目前工作变动性比较大的年轻人来说,没有每月银行催债的压力,租房族更能省时、省力、省心、更潇洒。

  市场调查的结果也说明,购房资金成本高于租房资金成本。去年北京一家研究机构派出研究员走访了全国近20个城市,实地采集了各类楼盘的商业信息,包括价格、按揭贷款和租赁数据等,构筑了购房/租房成本指标,得出结论:购房资金成本和月供分别是租金的1.1和1.3倍,长江三角洲有的城市甚至达到1.5-2倍,按目前楼市的总体走势,今年可能依然呈涨势,“买”与“租”的成本差还将进一步拉大。

  在实际工作中,引导一批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事租赁房的开发建设,直接用于出租。可参考经济实用房管理办法,在土地划拨、银行提供低息贷款、税费等方面适当减免或优惠。对现有市场上的空置房进行全面清理,鼓励企业或政府采取委托经营或买断的方式将之推向租赁市场。

  因此,有专家建议,在目前房价走势趋高的情况下,以租代买、静观其变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廉租房得民心

  “高收入者购买商品房,中低收入的家庭购买经济适用房,最低收入的家庭申请廉租住房”。北京德利行苹果社区店总经理李文文先生说,廉租房正被寄予厚望,甚至被认为是解决目前房地产市场困境的一剂标本兼治的良方。

  廉租房仅向居住者收取一点象征性的租金,就可“居者有其屋”。假如政府能拿得出这一笔资金,开发商也愿意做这种低回报的工程,则是中低收入群体的莫大幸福。

  从世界范围来看,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必要的住房保障,是各国政府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

  建设部3月底通报的全国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和实施情况显示,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累计用于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资金为47.4亿元,已有32.9万户最低收入家庭被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但全国范围内仍有70个地级以上城市没有建立廉租住房制度,  福建、河南、云南、吉林、甘肃、内蒙古等6个省区,实施廉租住房制度的城市不足50%。

  “所以,廉租房制度普及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而租赁能将目前空置的房子立即投入使用,收效比较快,就看国家什么时候出台这方面的详细可操作的政策了。”李文文说。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