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加息后的经济金融形势与货币政策走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 08:17 金时网·金融时报 | |||||||||
中国人民银行自4月28日起上调贷款基准利率0.27个基点,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开始呈现明确的紧缩信号。那么,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究竟如何?货币政策正面临哪些挑战?加息后会有怎样的货币政策走向?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专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流动性显著过剩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走势的主要特征之一,并加剧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失衡。由于直接
对于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殷剑峰的观点是,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着三大基本矛盾,即高储蓄率与相对较低的投资率之间的矛盾、银行业存款高增长与贷款相对低增长之间的矛盾、汇率机制改革与国内经济和金融平稳运行的矛盾。造成中国经济金融运行中三大基本矛盾既有总量上的因素,也有结构上的问题。比较起来结构方面的因素要比总量方面的因素重要得多。他认为,目前高速增长的存款与相对低速的贷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经济周期性下滑和外汇占款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越发严峻。 流动性显著过剩无疑对今后的货币政策提出了挑战。除此之外,货币当局依然面临着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压力。5月15日一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更是毫无悬念地突破了8∶1的心理关口,达到1美元兑7.9982元人民币,成为自去年7月21日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新高点,并加大了市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 面对这种形势,巴曙松表示,央行4月28日上调贷款基准利率虽然有其积极意义,但主要还是体现了央行紧缩流动性的“宣示效应”。由于贷款利率的上限已经放开,大部分商业银行的平均贷款利率已经高于基准利率,上调贷款基准利率对于实体经济运行的影响有限。虽然依然可以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要求银行把握信贷进度,但是在充裕流动性的背景以及贷款利率上调带来利差空间扩大的背景下,已经日益市场化的商业银行存在持续的内在放贷冲动。 因此,从目前情况来看,央行采取更多的措施解决过剩流动性问题仍是下一步货币政策的主要方向,而采取的手段可能包括继续加息、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提高准备金率等手段。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也认同“宣示效应”说。他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提高贷款基准利率只是给市场发出了一个清晰的紧缩信号,对汇市、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都影响不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更是早在央行上调贷款基准利率前就呼吁实施偏紧的货币政策。“改善当前货币供应偏多局面,并防止投资反弹和资产价格上升,从金融政策来看,应当多管齐下。” 另外,由于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之一在于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带动的外汇占款增长,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同时加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所以,加快汇率改革也是下一步货币政策的另一主要方向。 对此,夏斌的建议是,以综合效应来使央行在外汇储备增加较快局面下,有效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具体包括,在推进内需主导战略的同时,继续加快外汇市场改革,丰富避险交易品种,提高银行和企业的避险能力,以尽快提高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的可能性;坚决贯彻好“宽出严进”的方针,进一步堵塞外汇管理中的各种漏洞,合理运用外汇储备;正确测算与判断当前较合理、适度的外汇储备量,对超出部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合理安排外汇储备使用结构,提高外汇储备使用效率等等。 巴曙松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有必要实行更为灵活的汇率浮动,抑制投机压力,稳定升值预期。另外,应该着力推进外汇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由于当前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体现为“重流入、轻流出”的格局,放大了升值压力,因此,需要从鼓励外资流入、限制资本流出转变为一个相对中立的外汇管理体制,对于投资性资本的流入还需要进行相应的限制,同时,相应放松对资本流出的管制。比如,积极发展QDII等。 不过,他同时表示,从进出口与内需关系角度看,对当前货币政策影响显著的外汇储备与巨额贸易顺差关系密切,如果不能从结构调整上扩大内需,通过汇率等政策工具的调节效力无疑有限。因此,要降低储蓄率,更为关键的举措应当是从降低政府储蓄和企业储蓄着手,从而降低资源错配的程度,缓解投资增长规模,改善储蓄结构,进而影响贸易顺差并间接影响外汇储备体系。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主任宋逢明则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高度评价了央行在提高贷款利率前与银监会和外汇局共同出台的《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他认为,只要境外理财业务开展起来,就可以有效地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并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当然,无论是流动性过剩还是人民币升值压力都离不开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解决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遇到的问题,除了依靠自身的内部调整,显然还需要通过国际货币合作和建立协调机制来完成。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