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齐二药事件看国企改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 13:20 燕赵都市报 | |||||||||
日前,备受关注的“齐二药事件”有了新进展———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作出拟吊销齐二药《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决定,并根据行政处罚法等规定向其发出了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齐二药法人代表、副厂长、技术厂长等涉案人员也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理赔工作拉开帷幕。(本报昨日7版) 人命关天,何况涉及多条人命,而尚存隐性危害的假药使用者更是无从统计,所以
齐二药是一个怎样的企业?在去年9月之前,这是一个“无论是管理还是各项制度建设上都很严格”的国有企业;但此后,齐二药在齐齐哈尔市招商引资中被某投资公司收购变成了民营企业。正是在新旧体制交替前后,齐二药进入了一个“多事之秋”———假原料进入工厂;药品生产检验环节漏洞迭出,假药品流入市场;大批老工人“回家”,新进厂的人不培训就上岗,而化验室11名职工无一人会进行必需的图谱分析操作;管理人员用谁不用谁老板一个人说了算……现如今,5种假药现身市场,多名病人被夺去生命,大批工人连那三四百元的工资也将不保,种种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彻底失败的改制。 从民生的角度看,那些无辜的病人和即将待岗的职工,是这次改制的最大牺牲品。可以肯定的是,即便将来齐二药经过系统整改后重获新生,也很难在短期内走出“经济困境”和“信任危机”。换言之,即使重新上岗的职工,工资待遇仍可堪忧,谁又能对这个弱势群体的损失负责呢? 招商引资背景下的企业改制,往往大刀阔斧、特事特办、只争朝夕。这种急功近利的改制,背后隐藏着地方政府对政绩的渴望,并在种种原因中向民间资本“臣服”,由此导致了监管上大开“绿灯”以及原有职工的利益被忽视。表面上,地方政府甚至国企在急忙忙的改制中获得了一时之利,但由于这种改制潜藏非常大的危险,最终很可能得不偿失。 英国政论家伯克说:谨慎是一种政治美德。 国企改民企,有利于提高资产效能和生产效益。但操作过程应当慎行。最重要的,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改制企业的监管———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监管使民企正常运转,就是在保护国有资产不流失、不贬值。另一方面,在改制过程中及改制后,必须保证职工通过工会组织等渠道与民企老板有平等的谈判权。与自己长大的民企不同,改制而成的民企毕竟有国企的渊源,所以,可以考虑将这种民企的工会组织归由上级部门垂直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制衡作用。 一个大型企业在改制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轰然倒掉、濒临死亡,为国企改制敲响了警钟———改制,不能是一个民间资本吸纳和挂牌剪彩的简单过程,在保护国有资产和保障职工权益方面,还需要做许多工作。 -王艳明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