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关注马来西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 12:41 《环球财经》杂志

  本刊记者 梁志坚/文

  马来西亚商人热衷对华投资,投资额逐年加大,曾一度超过新加坡。

  马来西亚一些在华企业对中国人来说,已经耳熟能详。在中国的房地产业,马来西亚的郭氏兄弟集团投资的香格里拉饭店赫赫有名,北京的嘉里中心、国贸中心也都是由郭氏集
团投资的;在零售业,马来西亚金狮集团投资的“百盛”商业在中国的零售业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

  由于地理位置相邻,文化背景相似,加之马来西亚华人众多,中国和马来西亚近年来双边经贸商机很多。

  从北到南的“马资”

  马来西亚在华投资始于1984年,这其中,在马华商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

  南洋研究院王望波博士对《环球财经》记者介绍,马来西亚华人的投资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为重点,但是为了避免华人投资中国大陆的敏感性,马来西亚华商有意识地先在北方沿海地区投资,再向南方发展,其投资并不特别注重在故乡的投资。如今,马来西亚华商对中国的投资逐渐从北方扩大到南方。投资重点也由房地产业、制造业、服务业和零售业为主转向以投资基础设施为主。

  在马来西亚华商的带动下,马来人也积极投入到对华投资行列。

  王望波博士分析说:“主要原因是:一、马来西亚政府(包括马哈迪尔执政后期)认识到马来西亚华人在经济方面的优势,鼓励马来人企业家向华人学习,提出要搭‘中国经济的顺风车’;二、马来西亚华人出于种族融合等原因,也有意识加强与友族的经济合作;三、中国方面也认识到片面强调华商对华投资,不利于马来西亚华人在马的生存发展,也不利于中国进一步吸引外资,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鼓励其他族群企业家对华投资,也有利于增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马来西亚商人热衷对华投资,投资额逐年加大,曾一度超过新加坡。

  去年4月,马来西亚放宽外汇管制,7月宣布取消与美元挂勾,当地证券监督委员会在9月宣布,放宽本地投资者在海外投资的限制,包括允许个人投资者、证券行及基金投资外国股票。

  据预测,马来西亚的机构投资者将有2000多亿令吉(约4000亿人民币)投资海外市场。在人民币未能自由兑换的情况下,马来西亚投资者要分享中国的经济增长,最直接的方法是投资在香港上市的H股、红筹及中国概念股。

  马来西亚的万信金融集团估计,当中最少一半,约20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会通过香港股票市场,投资中国公司。因此有人预测,马来西亚对华的投资最终将超过新加坡。

  但王望波博士认为,“在短期内,马来西亚还不太可能超过新加坡。因为:一、新加坡整体经济实力要大于马来西亚;二、投资限制的放宽对两国来说同样是利好因素;三、新加坡对华投资政府起到的作用较大,很多投资属集团性投资,而马来西亚基本上各自企业行为。”

  尽管马来西亚对华投资基本是企业行为,但企业的投资热情近年来越发高涨,重要财团几乎都开始进军中国市场。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5年底马来西亚累计对华直接投资项目3611个,合同金额97.3亿美元,实际投入38.4亿美元。

  对马投资不如人意

  中国企业同样在10多年前,就开始了对马来西亚的投资。

  济钢、中兴、三九制药、中国银行、小天鹅、吉利、奇瑞等中国知名企业相继落户马来西亚,或建立生产基地,或进行跨国并购,以马来西亚为基地拓展东盟市场。截至2005年底中国在马来西亚累计投资设立非金融类中资企业130家,中方协议投资总额6180万美元。

  从数据上看,中方对马的投资远远低于马对中的投资。王望波博士去年在马来西亚考察时,当地华人反映,“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雷声大,雨点小,低于他们的期望。”

  尽管在马来西亚投资设厂的中国企业不算多,但是投资回报颇丰。

  中国小天鹅洗衣机在马来西亚建立分公司后,一年内便在东南亚销售10万台洗衣机;海尔在马来西亚成立了海尔工业(亚细亚)有限公司,成为其实施跨国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华为也在这里设立了常驻机构;北京同仁堂集团在吉隆坡的分店,目前已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中药中心;吉利、奇瑞等中国汽车企业也开始在马来西亚投资建厂……

  马来西亚政府致力于促进消费,目前,该国人均年收入超过3000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使私人消费活跃,因此,马逐渐成为中国一个重要出口市场,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区进程的发展,和马来西亚做进出口贸易成本会降低,也会更加简捷和方便。

  中国在马来西亚投资有很多优势产业,建筑、畜牧、零售、养殖、农业(播种)等方面,在马都有很大的市场。马来西亚在轻工制造业方面,包括小型机械、食品加工、电子数码、手表首饰等都与中国的水平存在差距。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投资建厂,把马来西亚作为对内、对外及转口贸易的基地,是较理想的选择。同时,马来西亚的教育业近几年发展较快,中国很多优秀的学府,可以到马来西亚寻求合作发展。

  马来西亚消费者普遍认为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在投资方面,非常欢迎中国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马方希望在科技、生物工程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通信技术、教育、旅游等领域加强与中方合作。

  为了鼓励中国的投资,马来西亚制定了不少优惠政策,包括,减免公司所得税和投资税、减免进口税及销售税。

  为鼓励外商投资高新科技研发,马来西亚政府在吉隆坡专门划出区域,设立多媒体超级走廊,积极引进外资从事电子、信息和通讯科技开发产品研制及技术服务等。对走廊内的企业,除给予减免所得税和投资税赋等优惠措施外,还在电信收费、研发经费申请、上市及海外募集资本方面给予相应扶持,为鼓励本国和外国公司投资制造业,马来西亚政府为投资制造业的公司,给予新兴工业地位提供抵减投资税负及抵减再投资税负等奖励。

  王望波博士认为,马来西亚政局平稳,经济较为开放,资源丰富,如能与当地华人进行有效合作,应当说是一个理想的投资场所。

  投资壁垒不多

  “中国企业投资马来西亚并没有明显的投资壁垒。”王望波博士告诉《环球财经》记者:“主要应注意对马来西亚国情、法律制度的了解,另外要特别注意马来人的宗教习惯(如定时祷告时间、生活习惯等)以及种族关系问题等。”

  投资马来西亚,一定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投资环境、经济政策。例如,马来西亚劳工成本较中国偏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到马来西亚投资显然不合适。

  中药在东盟各国都具有比较广泛的市场基础,同时,东盟各国也有较为丰富的中药原料资源。因此,中国中药企业同东盟在贸易合作、技术研发合作、投资设厂合作等方面都大有可为。

  但马来西亚禁止进口含有冰片、附子成分的中成药。限制在药品的包装和广告中提及如抗癌、避孕、壮阳、补肾、治疗糖尿病、风湿等功效。此外,中医药产品要进入马市场,首先需委托当地注册公司向马来西亚卫生部药监局提出申请,并向其公开配方,得到“MAL”许可证后方可进口及销售,马来西亚药品注册程序比较复杂、耗时较长,增加了中国中医药产品出口马来西亚的成本和风险。

  商务部最新出炉的《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2006》,对马来西亚的贸易、投资壁垒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目前,马来西亚对外国人获得财产的条件较为严格。

  根据2004年8月马来西亚外资委员会发布的《外商投资指导方针》,外国人要获得总价值超过1000万(包括1000万马币)以上的财产,或者购买一整幢建筑,或者从事任何财产开发项目都必须在当地注册企业,并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净资产、雇员、股份和不动产开发等)。如果外商获得工业财产是为了满足制造的需要,则获得该财产可以不满足有关净资产的要求。

  对于多媒体超级走廊内的企业,如果是为了本企业的运作,而在该区域内收购任何财产无需获得外资委员会的批准。

  在马来西亚进口商品海关总税目中,约有27%的税目下的产品受到非自动进口许可管理,主要涉及动物与植物产品、木材、机械、车辆及相关运输设备等。进口重型建筑机械必须得到马来西亚贸工部的许可,而且进口许可的授予通常以该产品未在马来西亚生产为条件。这对中国同类商品进入马来西亚市场造成了一定阻碍。

  2005年,马来西亚降低了各类型整装车和拆散配件组装车及配件的进口关税,同时将国产及进口车辆的消费税提高至90%—250%。

  在实际操作中,马来西亚政府向国内主要的两家汽车制造商Proton和Perodua退还其所缴纳消费税的50%,并向其他一些国内制造商不同程度地退还缴纳的消费税。马来西亚向国内汽车制造商退还消费税的做法,事实上造成对进口车辆的不公平待遇,违反了WTO国民待遇原则。

  马来西亚规定,进口禽畜产品需向马来西亚农业部下属的兽医局或马来西亚国家检疫局提出书面申请,获得进口准证后才能办理其他进口手续。此外,进口马来西亚的肉类及其加工产品、家禽、蛋品等都必须通过Halal认证,该认证由马来西亚兽医局和伊斯兰发展局在现场检查后联合做出。一些中国企业反映,Halal认证过程缺乏足够的透明度,导致认证现场混乱。

  马来西亚不是WTO《政府采购协议》的签署方,马来西亚要求政府采购要有助于国内公共政策的实施,如鼓励马来西亚人参与贸易、向当地工业转移先进技术、减少外汇的流出、为当地企业创造服务领域的机会,以及提高马来西亚的出口能力等。因而,在政府采购领域,外国公司不能与当地公司享有相同的竞争机会,并且在多数情况下,外国公司与当地公司成为合作伙伴后,才能参与招标。

  马来西亚规定,企业要取得制造业的经营许可,需向马来西亚工业发展管理局提交申请,但审查标准较为抽象,如申请是否符合马来西亚工业发展总体计划的要求,以及是否符合马来西亚的经济战略和社会政策。

  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管理局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结果导致当地企业和外资企业对相同项目同时提交申请时,当地企业比较容易获得批准。

  马来西亚政府限制企业雇佣海外侨民的数量,同时政府对企业招收雇员的程序进行监督,以保证企业员工种族结构的平衡,马来西亚未对中国开放普通劳务市场,并且严格限制中国派驻马来西亚公司的工作人员及技术劳务人员的人数,中国人员较难获得工作许可证,这不利于中国开拓马来西亚劳务市场。

  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源情况表(1984年—2004年)

  本表说明:1984年、1985年、1986年香港数据中含澳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商务年鉴》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商务年鉴》历年数据计算、编制而成。

  重要链接:

  互补与竞争

  在马来西亚,华语不绝于耳,中文招牌随处可见。马来西亚有600多万华人,加之众多来自中国的游客、商人,因此举目之处几乎都能见到华人。前不久,马来西亚内阁批准中山装为“官方服装”。中山装与西服和马来传统服装峇迪,都可以在官方场所穿着,这也反映出马来西亚对当地华人的尊重。

  近年来,随着两国经贸往来密切,“中国制造”也越来越多地走进了马来西亚人的生活。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中国和马来西亚双边贸易总额为307.1亿美元,同比增长16.9%,其中中国对马来西亚出口106.1亿美元,同比增长31.2%,自马来西亚进口201.0亿美元,同比增长10.6%,中方逆差94.9亿美元。

  中国对马来西亚出口的主要产品为谷物、机电产品、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钢材、原油、鞋、蔬菜等。自马来西亚进口的主要产品为机电产品、棕榈油、塑料天然橡胶、原木、成品油、钢材、原油等。

  中国和马来西亚有着悠久的友好关系和贸易往来。

  据《汉书》记载,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有中国商人到马来半岛通商。郑和七次下西洋,五次在现今的马六甲驻节。马来西亚在发展对华关系方面拥有其他东南亚国家所没有的诸多第一: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东南亚国家、第一个主办中国—东盟“10+1”峰会的国家、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军事及安全合作备忘录的东盟国家等。

  马来西亚全国有着良好的公路网,公路和铁路主要干线贯穿马来半岛南北,航空业亦发达。马航不仅开通了吉隆坡到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成都、西安、昆明、海口等多条航线,这对马来西亚商人来华考察、投资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马来西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除了生活方便,马来西亚还有着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在东南亚各国和地区中,马来西亚是一个颇受外资青睐的国家。

  “马来西亚政局比较稳定,投资环境较好。”南洋研究院王望波博士对《环球财经》记者介绍说,“中马关系友好,两国经济互补性强;马资源丰富,经济和工业有一定基础。马政府向外国投资者提供优惠政策,非常看重来自中国的投资。中马相互投资领域已经从传统的不动产和制造业,拓展到零售、金融、

化工等行业,在双边互补性强的经济领域,资源、资本、技术及品牌优势的整合正成为一种趋势。”

  据王望波博士介绍,马来西亚对华投资,华人企业集团重点投资包括基础建设等在内的第三产业,而中小企业则多是原有行业在中国市场的延伸。从两国经贸关系上说,马来西亚在资源性行业中占有优势,中国企业则在轻工产品等方面占有优势,例如家电、日用品等价格、质量优势,双方在电子、计算机等行业则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