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能否让百姓买得起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9日 11:03 珠江晚报 |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措施,会议出台了六项措施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见昨日新华网) 对于囊中羞涩的老百姓而言,最重要的问题只有一个:宏观调控能不能让我们买得起房?因为“国六条”里压根没提降房价的事,而是要求“控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
降价是没戏了,民众只能期盼市场上多一点买得起的中低档房。“国六条”的头一条就是“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要求“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房市供给结构失调是有目共睹的,开发商尽给富人建房了,经济适用房的增长率只有2.6%,70多个城市根本没有廉租房,逼得非开发商目标顾客的普通民众钻到市场里挨刀劈斧砍。如果“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多起来,自然对老百姓大有好处。 然而,房子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盖房子是要花钱的。谁来掏这个钱呢?无论求诸政府还是求诸开发商,结果都令人担忧。 由政府买单吗?政府有心无心不得而知,但肯定是没有这个能力。由开发商买单吗?开发商有力无力不得而知,但肯定是没有这个兴趣。“为富人盖房子”是开发商坚持的原则,穷人不是他们的目标顾客。 看来,如果没有具体、可操作的政策支持,“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恐怕只能让老百姓望梅止渴。因此,目前恐怕只能依赖于政府出政策、开发商出力的模式,由各部门各地方政府采取激励(如对中低档住房减免税费)与强制(如将建设一定面积中低档房规定为开发商获得土地的必要条件)并举的方式,以增加中低档住房的供给。 如果政府和开发商双方互相推诿,住房市场供给结构上的问题久拖不决,老百姓照例买不起房。 毛飞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