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争夺房产话语权 政府须力扳劣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 15:00 南方都市报

  社论

  进入第二季度,房地产问题的最大特色是一方面房价继续攀高急升,另一方面种种有关政府即将切实加大调控力度的迹象也纷纷呈现。与此博弈相对应的,是房地产市场上针对话语权的争夺更趋激烈:房地产开发商一如既往地鼓吹“长期上涨论”,理论的基点为“需求旺盛”而“房源不足”;政府方面则不断地选择场合声明“供应充分”,发展商“囤积房
源捂盘惜售”将遭严查。建设部新闻发言人就在14日又一次表态,并提供了若干具体的数据,增加了房地产市场信息的透明度。

  与

房价实质变动上的较量相比,
房地产
问题的话语权争夺,是反射时下国内楼市火热却又人心惶惶的一个绝佳角度。即便政府频频发言,但行政上的权威未能抢过发展商们在市场上的风头。在刚性的购房意愿下,民众的“追升买涨”丝毫不见退潮。所以几乎可以说,在效果上,无疑是房地产发展商们掌握着当前的房地产话语权。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其实并不在于

开发商们如何地具有炒作楼市的能量,也不在于消费者们总是倾向跟风盲从。在一个完整住房政策远未形成的环境里,任何理性的预期显然都难以坚持,尤其在种种房地产市场资讯缺位的情况下,地产商和楼市炒家更容易借势刺激民众的抢购心理。在这其中,凸显出政府意欲“夺回”楼市话语权的困境与难度。

  事实上,政府针对房地产商的话语权争夺,已经被不少人视为是在为自己“撇清责任”。房地产商把房子卖得越来越贵,解释说,没办法,谁让地皮那么紧,那么贵。评论文章一再地指出,房源不足的源头,是政府控制和垄断了全部的土地供应;房价居高不下,则是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商一起捂地的结果。如今房价高涨,民怨亦涨,泡沫愈大,危机愈大。当房地产问题终于演化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以及经济危机问题出现时,话语权的争夺,也是相关责任的推脱。

  也正因此,关于地价推高房价还是房价推高地价的争论,双方打了两三年的“口水仗”,依然还是持续。而曾有地方政府试图通过公布房地产的开发成本来破局,结果一触及其中最大份额的地价成本就不了了之。还有地方政府屡屡表态说土地供应同比增长了多少个百分比,但对这个笼统的数据中非住宅楼用地增长、住宅楼用地反倒缩减的实情却知而不言。更有意思的是,同样的项目统计数据,地方政府公布的与中央部门公布的大相径庭。即便中央部门表态要严查各大城市的住房空置率,结果舆论也普遍质疑这其中的水分将有几多,可信度又有几何。个中难堪,可见一斑。

  政府希望通过提供相关的房地产资讯信息来引导消费者,降温楼市虚热,这当然是一个可行而且必行的方向。但如果这些信息的披露瞻前顾后、不尽不实、支离破碎、互相矛盾,自然就难成体系,势必也无助于房地产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状况的改观。屡无成效反遭民众轻视,更有损政府权威。

  也就是说,政府若要成功争夺回房地产市场的话语权和引导权,必须要进行信息公开上的心态调整与工作改善。其中最为首要的,是不必讳言这几年在土地供应上的收紧实情,再明确地公布且尽可能详细列明短中期的土地供应计划,包括已供应、正在开发、待开发的土地供应数量、结构和分布情况,以及地价动态变化情况等基本信息,真正做到引导消费者了解房地产市场的动态,避免笼统言之只为定性的诉求。

  同样,如果政府能够从“同利同谋”中解脱出来,真正以管理者的身份来监督房地产市场的运作,其实也不难对房源供应、成本估算、价格数据等等信息作出科学细致的搜集整理和及时有效地公布传播。建设部这一次公布了40个重点城市可售商品房的住房面积,以打击囤房捂盘者制造假象、哄抬房价的图谋。而如果各个地方政府对此能够自感责任,不难心领神会,进一步将这一可售面积与囤房嫌疑的信息公布工作细化到各个具体楼盘,则各地消费者的判断怎能不会拨云见日?公众的消费心理又怎能不渐趋理性?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