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境外歪曲银行不良贷款 我们要反驳但更要反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6日 09:52 中国经济时报

  傅新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负责人近日在接受采访时,严正驳斥了境外某会计师事务所对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结论荒唐”的估计。他说,截至2006年第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继续保持“双降”,一季度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为13124.7亿元人民币,远未达到该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9000亿美元

  面对13124.7亿元人民币与9000亿美元这两个相差悬殊的数字,我当然更愿意相信中国

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是准确的,并对境外
会计师事务所
歪曲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现状的用意产生怀疑,对中国人民银行义正词严的驳斥表示理解和支持。不过,对于我等普通老百姓来讲,9000亿美元也好,一万多亿人民币也罢,都属于无法想象的天文级数字,我丝毫没有因为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没有9000亿美元那么多而感到欣慰,更没有因为不良贷款只有一万多亿人民币这么“少”而感到欣喜。

  说到此次反驳,其实,有个事实我们不该不提:在商业银行改制过程中,国家已经多次对各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贷款进行置换和剥离——由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收购”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把一个个呆帐大窟窿填平,卸下他们身上的一个个大包袱。仅1999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第一次不良贷款剥离,国家就投入了1400亿美元,而几年之后,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又上升到了高风险状态,于是国家再次进行剥离、置换,政府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埋单”,国有商业银行却犹如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无底洞”。

  很显然,如果不是国家一次次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进行置换和剥离,那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必将远高于一万多亿元,其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便不可能实现“双降”。9000亿美元不良贷款的说法固然“结论荒唐”,而一万多亿人民币不良贷款的说法,虽然符合目前中国银行业的现实,却掩盖了我们是如何达到这个“现实”的,以及国家为此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国家的钱就是老百姓的钱,确切地说,每个老百姓都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从这个角度看,面对境外“严重歪曲”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现状的“荒唐结论”,我们首先应该深刻反思。这种反思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认识到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在管理和经营上存在的问题,正是由于管理和经营不善,才导致各商业银行的

不良资产积重难返,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二是要认识到,既然是“商业银行”,就应该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经营得好坏,责任和风险应该由商业银行自行承担,而不应该依赖政府,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不能转嫁到政府的头上、老百姓的头上。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14,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