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黄金周说是去消费 是否就是跳一个看得见的陷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 06:54 光明网-光明日报

  戴微微

  5月8日《珠江晚报》消息:“黑珠宝店”趁黄金周宰客,云南旅游团在珠被骗购2万元假珠宝。一个30多人的云南旅游团向记者反映,五一期间在珠海旅游被带至不明地点,花2万多元买下多件假珠宝和手表。

  当我们在黄金周赚得盆满钵满欣喜于进帐数字“步步高”时,不妨温习一下经济学教父亚当斯密那句名言:

  诈骗,只是财富转移的游戏,永远不可能新增价值。在各地黄金周的小算盘上,有多少类似的“2万元”被冠冕堂皇地打进了城市GDP的帐单、又有多少“假珠宝和手表”为黄金周的内需旺象凑了数——这怕是谁也说不清的问题。但有一点在坊间是能感同身受到的:黄金周越来越象一次各大景区以各种名目对千万游客进行的“打劫周”。我在百度搜索了一下“黄金周上当”,条目达15万多,大抵是教老百姓怎么防上当的“五一消费警示”、“景区防上当指南”云云。今年我随团去“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某著名景区游览,花费了近百元的缆车、景点门票,而到了景点只能看到从山崖上流下的涓涓溪流……想起去年、乃至前年的类似遭遇,我以为:黄金周应该称称其“净重量”,这个“净”就是干净诚信的意思,在景区处处“坑人大法”、都市处处消费陷阱的黄金周,这被千百亿拉动着的内需有多少只是财富口袋转移的智力游戏呢?

  谁来称称黄金周的“净重量”呢?谁也不能否认:黄金周的“真金实银”一定程度上是以其前后十余天的市场普遍低迷为代价的,如果再考虑哄抬价格、假冒伪劣猖獗、服务缩水等消费负面因素,其“净重量”就更令人生疑了。可惜我们对黄金周的总结和盘点,几乎清一色以“盈利”的喜色出现。“不计成本的商人不是一个真正的商人,而不计成本的政府,也同样不能说是一个成熟的政府。”在市场经济的理性中,算黄金周的“含金量”,怕是还得看看这种“运动式消费”中有多少被欺骗的“2万元”、有多少制度性畸形消费留下的糊涂帐单……

  悲观主义者这样形容黄金周:黄金周,说是看风景,其实就是大人看脑壳,小孩看屁股;黄金周,说是去消费,其实就是上一个可预期的当、跳一个看得见的陷阱。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44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