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辉:聚焦制约利率调控的三重因素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4日 16:3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特约评论员 刘煜辉 4月末的加息仍然是个热门话题,这是过去18个月以来央行首次加息。客观地讲,央行此时选择加息确是有一定依据的。 自2004年以来,各季度银行机构1年期固息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水平从5.70%逐步上行
但自去年10月以来,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剧增,市场流动性泛滥,一方面,资产(土地、房产、股票)价格重估并快速上升,可以推断,银行的信贷利率事实上开始下降,因为当下中国银行信贷绝大部分为抵押贷款,比方说,同样一块地,按以前的评估可贷一个亿,而按现在的评估则可能贷两个亿。而另一方面,从一季度信贷投向分析,“十一五”的开局年使得银政之间的合作项目信贷剧增,同时全球经济增长和欧美市场需求强劲导致外向经济部门的信贷大幅增加,而这些客户对银行来说,都是优质客户,更是强势客户,银行不可能有多少讨价还价的空间,所以,尽管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还未出来,但我们推断,一季度整体信贷利率的下滑态势可能会比较明显。 如果整体信贷利率水平大幅滑向基准甚至基准以下,那么客观上讲,央行本次启动利率政策工具是能够起到一定效果的。 但是应该看到,利率政策,目前存在三个方面的现实因素,会影响调控效果的发挥。 一是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利率政策可能进一步加剧当下信贷结构性矛盾。在一些地方,大量信贷资源往往是向地方政府项目和与政府相关的企业倾斜,因为土地、税收等各种花样翻新的优惠政策是当下银行最值得信赖的抵押物和政治担保。所以这些信贷主体对于利率根本不敏感。而大量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并不主要靠银行,而依赖于中国庞大的体外循环(地下金融,据央行2004年调查有9000亿之巨,实际可能远大于此),这个市场对于利率非常敏感,因为它是非常市场化的,银行部门信贷紧缩信号会直接影响流入这个市场的资金规模。根据2004年我们一个课题组的调研,当时央行加息0.27个百分点,在浙江地区的民间借贷利率平均上升1个多百分点,4倍之多,因为市场主体把未来的宏观调控的预期全部估算进去了。所以我们每每看到的是,银行体系信贷总量一收缩,往往信贷结构性矛盾可能进一步加剧。 二是在中国银行业普遍还是依赖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90%)和刚性的利率管制的获利模式下,单向的加大存贷利差很可能进一步加大银行放贷的冲动。通过利率管制制造的银行天然利差,使得银行根本不会考虑定价技能,或者根本不用考虑定价问题。只要抵押物充足、政治风险小,按基准或基准下利率执行放贷就行。 三是当下中国经济内外失衡之格局,使得中央政府很难实施一系列连续紧缩政策(连续加息)来抑止投资需求。投资增速加快,经济过热苗头隐现,需要调控把投资需求压下来,而消费需求短期内无法形成替代内需,内需不足将导致进口需求减少,顺差剧增,内部失衡又转化为外部失衡,人民币升值压力随之大大增强。而外部失衡累积到一定程度无法排解,基本面就强劲地支持人民币升值,自我实现的预期使得热钱更快涌入,中国金融体系流动性泛滥,利率低企,房地产、股票等资产泡沫开始急剧膨胀。经济中投资过热局面就可能形成,如当下之情形。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