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新一轮宏观调控拉开序幕 > 正文
 

既不能扩张又不能紧缩 中国宏观调控面临两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3日 10:17 经济观察报

  冯科、周春生

  过热尚未来临

  虽然当前总价格指数上涨很小,但是警惕通缩的出现还是宏观调控值得关注的问题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3313亿元,同比增长10.2%,略快于上年同期9.9%的增长速度。由于2005年下半年对GDP统计口径的调整,使得统计数字会高于按原来的计算方法,目前10.2%的增长率并不能说明我国经济已经过热。

  相反,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差距扩大,说明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仍然难以顺畅地向下游企业传导,企业亏损面呈现扩大趋势,产能过剩的矛盾依旧尖锐。进入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急剧下降,这是由于我国生产能力过剩长期积累的结果。我国一般加工工业领域出现严重的生产过剩,已容纳不进新增投资,致使部分产业增长下滑,出现局部经济偏冷。

  今年一季度生产资料价格止跌回升。2006年1月生产数据价格已止住去年末跌势,同比下降1.04%,月环比上升0.11%。2月环比升幅再提高到0.8%,同比降幅缩至0.77%;3月时环比价格更提高到1.02%。我国的部分生产资料价格有所回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供需状况。

  然而一些战略性物质资源产品出口价格的扭曲值得注意。目前,我国原煤的出口价格约为115美元/吨,而用2吨原煤才能生产出1吨的焦炭,其出口价格仅为135美元/吨,焦炭的出口价格被严重低估。这种不合理价格背后的“合理”原因,一方面因为中国焦化年生产能力超过2亿吨,存在严重过剩;另一方面,是由社会承担了生产焦炭的外部成本,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焦炭生产并没有收取高额排污费。焦碳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出口定价机制值得反思。

  整体上,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9%(3月份上涨2.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5%(3月份上涨6.2%)。然而,生产资料价格的回升并没有推进CPI的跟着上涨。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2%,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3月份上涨0.8%)。分类别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9%,比上年同期回落4.2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5.0%,其余商品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大体持平或略有下降。

  目前我国

房价仍居高不下,一季度房地产价格同比上涨5%。上海房价在一季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反弹,北京则出现了高企房价下的抢购风潮。房地产宏观调控使得土地供应面积和新开工建房面积的减少,人们对房价的升值预期加强,更扩大了对房地产的现期需求。而同时出现的是住房空置率的提高,这部分原因是由于投资性购房的比重不断增大,部分房地产商待价而售的趋向也导致了房屋空置率的提高。

  虽然当前总价格指数上涨很小,但是我们认为,警惕通缩的出现还是宏观调控值得关注的问题。

  伴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我国宏观的经济运行和调控出现了越来越复杂的情况和矛盾。现阶段中国宏观经济失衡存在三大悖论,即市场总需求增长乏力的同时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大过快,物价水平上升的同时人们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值很高,经济增长速度相对于前期恢复程度显著的同时失业率反而继续攀升。这就使得宏观经济政策既难于扩张,又难于紧缩,从而增大克服宏观经济失衡的困难。同时,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困难也在不断加大。这就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发展成本。

  仅就就业问题而言,中国在实际失业率高居不下的情况下同时存在“民工荒”现象,摩擦性失业问题凸显。从中国的耕地面积来看,大约只要1.5亿人的农业劳动力就足够了,因此有近3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城镇就业大军。理论上,中国并不缺少劳动力。 “民工荒”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技术性员工比较缺乏,另一方面是目前中国工人的工资太低,存在不愿就业的情况。

  结构失衡可能加剧

  扩张性财政政策并没有因为宏观调控而有所减弱。它只是从总量上扩大投资,然而却缺少对结构性投资的关注与权衡

  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为了扩大内需,中国政府从1996年以来一直实施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2005年以来“稳健”的财政政策也并没有根本改变财政的扩张性。所谓稳健的财政政策可以理解为“不变”的财政政策,即扩张性财政政策一直都处于延续状态,并没有因为宏观调控而有所减弱。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只是从总量上扩大投资,然而却缺少对结构性投资的关注与权衡。

  因此,我国在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结构矛盾。一方面是部分产业已出现了大量的产能过剩,亏损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投资趋于冷淡;另一方面是有些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对投资有很大的渴求。目前我国经济出现了局部过冷又局部过热的双向失衡。继续加大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力度可能会加剧资源紧缺、通货膨胀,而且不容易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而如果采用紧缩的宏观政策,可能会加剧消费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和企业大面积亏损,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处于一个两难的处境。

  中国人民银行于4月27日突然宣布,从2006年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27个基本点,这对于抑制投资过热的成效可能不大。因为,我国的贷款利率缺乏弹性,利率并没有市场化,利率并不能真实地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就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而言,地方政府、企业比个人对贷款利率更不敏感,因此加息并不能有效遏制地方企业和企业不断加强的投资意愿,相反,由于个人对贷款利率比较敏感,因此个人消费信贷在今年第一季度比上年同期少增245亿的基础上有可能进一步萎缩,总需求不足的状况将会继续扩大。

  今年前三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6万亿元,已超过了全年贷款预期目标的50%以上。信贷投放、货币供给增长过快,加上加息成效不大,可能推动GDP过快增长,加剧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因此,政府应引导和规范商业银行注意信贷风险,适当控制贷款投放。

  在银行面对存贷差过大、亏损压力大的情况下,央行可以提升贷款利率、降低或不动存款利率以扩大银行利差,对银行进行救助。按理说,加息应当是存款利息与贷款利息一起加,可央行却不敢加存贷款利息。因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目前持有约3万亿的债券,其中中长期固定利率债券约为2.4%。按照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刘煜辉博士的推算,假定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持有的中长期固息券平均期限为10年,如果央行加存款利息0.25,则其所持有的债券理论上会下跌1.5%,损失可能高达360亿元。

  投资拉动型模式未改

  信贷高速增长引致投资增长仍处于高位运行,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加大,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趋势不改

  第一季度高速增长的信贷规模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紧密相关。由于房地产投资增速减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更多的是由于中央政府加大对煤矿、铁路的投资和地方政府对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大量增加拉动的。由于对生产安全问题的考虑,国家关闭了许多中小煤矿企业,煤矿产量下降了近1/3,能源短缺矛盾放大。

  为了缓解供求矛盾,维系经济的正常发展,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新建大型国有煤矿企业,由此引致了对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大增。中国资源分布在地理位置上的不平衡加大了对运力的需求,缓解运力紧张需要扩建铁路,这也是进一步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年,地方政府摆出“挖坑种树”的势头,不断增加、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央投资与地方投资双管齐下,2006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仍处于高位运行。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08亿元,同比增长27.7%,比上年同期加快4.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608亿元,增长29.8%(3月份6314亿元,增长32.7%)。从改革开放27年的经验数据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保持在13.2%-22.3%的增长空间比较合理。而目前我国27.7%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超过合理增长区间上限5.4个百分点,明显偏高。

  由于对未来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我国城镇居民的高额储蓄一直无法转化为消费支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于经济增长,人们对未来的医疗支出,住房消费和教育费用等有较大的需求预期,都导致居民收入增长更多的是换来储蓄率的不断增长,而没有扩大现期消费。

  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人民币有继续升值的趋势,这将影响我国的出口增长。一季度,出口1973亿美元,增长26.6%,回落8.3个百分点。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的

人民币升值已经影响了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尤其是出口的下降。从现在的局势来看,
人民币汇率
有继续上调的潜力,下半年我国的出口增长将继续下滑。

  我国工业化加速阶段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冲突,需要在通过维持经济增长稳定在一定速度的前提下处理和解决。在消费维持稳定,出口增速下降的情况下,维持经济增长速度,也只有提高投资的增速。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投资效率却在不断下降。用每百元资源投入产生GDP增长值来衡量投资效率,1986年-1990年百元资源投入产生GDP增长29元,1993年-1997年为14元,1998年-2002年6元,而2003年后已降到6元以下。

  过分的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将对未来经济造成危害,降低投资效率,加剧产能过剩,引致结构失衡,造成环境、资源等一系列问题,破坏GDP增长的可持续性。因此,我们应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摆脱粗放型发展,促成集约型的经济增长。然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下一阶段的政府改革,但政府改革又是一个复杂艰巨、“知易行难”的事情。

  (周春生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冯科为北京大学经济所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洪振挺对本文亦有贡献)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25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