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十五时期内蒙古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问题初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 15:17 国家统计局网站

  中国统计信息网

  “十五”期间,内蒙古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消费结构明显升级,生活质量大大改善,在通往全面实现小康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与此同时,城乡居民间的消费差距也进一步扩大,城乡二元极化现象愈趋明显。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928元,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615元,差距
比为2.43:1;2005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为6929元,而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446元,差距比扩大为2.83:1。因此,深入了解“十五”期间内蒙古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变动趋势,探讨在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遏制城乡居民之间生活消费水平倾斜加大的矛盾,对于提高内蒙古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全面推进小康进程、创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一、城乡消费差距的具体表现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内蒙古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从温饱走向小康,其消费标准由注重“吃饱、穿暖、够用、能住”变为注重“吃得好、穿得漂亮、用得方便、住得舒适”,消费心态由“将就”变为“讲究”,消费需求从形式到内容都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从稳定到多变,从追求数量到注重质量。剩余购买力开始由偏重储蓄向偏重投资和旅游消费转变,居民的吃、穿、用、住、消费向优质、高档化迈进,花钱买健康、买知识、买时间、买时尚、买新鲜成为居民新的消费观念和追求。

  1. 食品消费质量均有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仍处于小康初级阶段

  “十五”期间内蒙古食品供应日益充足,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由过去简单的吃饱、吃好向品种更加丰富、营养更加全面转变,追求营养、科学、均衡、多样性的食品已成为现代人们追求的新型消费模式。2005年,内蒙古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支出2177.6元,比“九五”期末增长60.9%,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00年末的34.5%降至31.4%,下降3.1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恩格尔系数在30%-40%为富裕的标准,“十五”期间内蒙古城镇居民生活在富裕的初级阶段稳步前进。

  农牧民恩格尔系数也由“九五”末期的45%下降到2005年的43%,下降了2个百分点。特别是牧民的恩格尔系数在2005年末达到34.3%,已经接近了城镇居民。说明“吃”已不是生活消费的主体。食品消费结构继续向营养、科学型发展。随着农牧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农村牧区人口流动加快,农牧民食品消费方式及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食品消费中,彻底改变了以往以粮食为基本食物的单一结构,肉、蛋、奶、鱼、水果等消费量增多,膳食结构向营养、科学型发展。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大幅度增加,主要营养素比“九五”时期有了更大改善。

  差距: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支出比农牧民多2035元,是农牧民的4.9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存在较大的差距。城镇居民 恩格尔系数比2000年末下降3.1个百分点;2005年农牧民恩格尔系数只比“九五”期末下降了2个百分点。农牧民恩格尔系数比城镇居民高11.6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也比城镇低1.1个百分点。按照恩格尔系数的标准,40%-50%为小康,说明全区农牧民特别是农民的生活水平仅能达到小康的初级阶段。

  尽管农村居民已经在吃饱的基础上追求吃好,也讲营养,但在食品消费的质量与档次上,城乡居民间的差距仍然较大。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蔬菜、肉类、禽类、蛋品消费量分别比农牧民高35.6%、77.3%、69.8%和1.07倍。水产品类的消费差距则更为悬殊,农牧民年人均水产品类消费量仅为1.56公斤,比城镇居民消费量低4.4倍。

  2. 衣着消费趋向时尚,但城乡差距大于食品消费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内蒙古城镇居民衣着消费倾向不断向时装化、名牌化、个性化、成衣化倾斜,促使衣着类消费快速增长。2005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047.9元,比2000年增长86.9%,年均增长17.4%。农牧民衣着消费也从过去低档、耐用型向高档、时髦、成衣化转变,衣着服饰品种、规格更加齐全,2005年农牧民人均衣着消费150元,比2000年人均增加39元,增长35.3%。

  差距:尽管随着收入的增加,农牧民的衣着消费也趋向多样化,衣着打扮日益丰富,不断追求服装样式、色彩和面料的质量;在数量上,也由“一衣多季”变为“换季换衣”。流行节奏变化紧追城市,时尚化程度比“九五”时期更进一步。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仍不在同一档次上,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高于农牧民将近6倍。城镇居民对服装的款式、色泽、时髦、美感等方面要求较高,而农村居民由于受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影响,购买的服装仍停留在中、低档次。

  3. 住房面积进一步增加,居住条件反差明显

  “十五”时期,内蒙古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确定以商品房、高档住宅、廉租房、

经济适用房相结合的居民住房结构,大力推进住房的商品化、货币化,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不断改善。

  到2005年底,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6.1平方米,比“九五”期末增加5平方米,增长23.7%。在居住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居民家庭住房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明显加强, 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用于居住方面的支出人均达722.6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特别是用于房屋装潢的人均支出达到117.1元,占到住房支出的61%,成为当前住房消费的热点。城镇居民对住房的需求已开始从“有房住”向“住好房”方向转变。

  宽敞舒适的住房一直是农牧民家庭向往的目标。“十五”期间,内蒙古农牧民居住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房屋质量明显提高。数据显示: 2005年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19.7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2.8平方米;砖木结构和钢筋水泥结构住房占到60.7%,比2000年增加10个百分点;农牧民用于住房方面的消费人均335元,比2000年增长了34%。

  差距:在住房消费支出中,2005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居住消费额高于农村居民1.15倍。从居住条件与居住环境来看,城镇居民的住房配套设施大大优于农牧民。尤其是近年来,城市居民中以住房、汽车为主的第三次消费浪潮正在兴起,部分城镇居民已入住高档别墅、花园楼房。2005年底,在所调查的城镇居民户中,有79.9%的居民家庭住上单元或成套住宅;94.7%的居民家庭有独用自来水,35%的家庭拥有浴室、厕所;72.5%的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气和管道煤气。在所调查的农村牧区居民住户中,使用暖气、煤炭的农牧民家庭仅占12%和15.7%,农村牧区只有少部分富裕户在建房的同时,进行了室内装饰

装修

  4. 耐用消费品购买城乡差距较大

  “十五”期间,伴随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镇居民对主要家用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趋于饱和,而一些高档、多功能、时尚现代的商品正愈来愈成为家庭消费的新宠。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和洗衣机数量分别是85.5台和95.3台,比2000年末仅增长21.3%和4.5%;彩色电视机113.3台,仅增长5.6%。同期人均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上升9.7%,主要是一些新兴的家用耐用品以及体现生活品质的高档商品,正在取代传统电器的位置成为现阶段的消费热点。城镇每百户居民家用电脑的拥有量从2000年的3.5台增加到2005年的23.2台,增长了5.6倍;每百户拥有钢琴量翻了一番,空调拥有量增加了4.4倍。数码产品以其使用更加方便快捷等特点,取代传统的照相机、音响设备、电视等进入城镇居民享受型消费的空间。居民的消费需求由满足生存需要为中心的必需品消费阶段,逐步向满足发展和享受需求的非必需品消费阶段过渡。

  “十五”期间,农村、牧区居民家庭用品消费领域也不断扩大,消费层次也逐步提高,到2005年末,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87台、洗衣机36台、电冰箱13台,比2000年分别增长92.5%、53.6%和1倍。一些新型家电如影碟机、微波炉、热水器、电脑等奢侈电器正以较快的速度进入农牧民家庭。

  差距: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设备及服务的人均支出为394.4元,而农牧民用于购买家庭设备和用品的支出人均仅为84.4元,虽然比2000年增加了23.5元,增长38.7%,但低于城镇居民3.67倍。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上的差异,加上城乡消费环境的不同,故城乡居民耐用品普及程度存在较大差距。城镇居民的耐用消费品需求已从彩电、冰箱、洗衣机向手机、电脑、小汽车转移。同时,许多耐用品也进入了更新周期,已进入了较高的消费层次。而农村居民家庭所拥有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尚处于需求增长期,普及率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一些贫困地区,农牧民生活还十分困难,中、高档电器对他们而言,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5. 城乡交通、通讯消费差距进一步缩小

  “十五”期间,辐射全区的机场、铁路、公路的建设明显加快,外出旅游成为城镇居民假日休闲的重要选择,从而加速了城镇居民家庭交通工具的升级换代和交通费用支出的大幅度增长。2005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交通支出320.1元,比2000年末增长85.7%。同时通信支出也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05年,内蒙古城镇居民移动电话每百户拥有量为126部,比2000年末的15部增长了7倍多;五年来全区人均通信费支出比“九五”期末增长133.9%。

  交通和通讯消费也是“十五”时期农牧民生活消费的一大亮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牧民经济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对交通和通讯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农牧民外出务工人数大幅度增加,带动了农牧民交通和通讯开支的大量增加。2005年全区农牧民家庭交通通讯费支出人均为293.3元,比2000年增加199.9元,增长2倍多。

  差距:2005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及通信支出755.5元,比2000年增长110.7%,高于农村居民1.57倍。虽然到2005年末每百户农牧民家庭拥有的移动电话已达42部,比2000年增长98%,但仍低于城镇居民2倍多。每百户农牧民家庭拥有

摩托车49辆,增加39辆,增长近4倍,牧区居民每百户摩托车拥有量达到75辆,生活用汽车也开始进入农牧民家庭。而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已由2000年末的1.3辆,增加到3.64辆,增长了近3倍。2005年城镇居民用于购买家用汽车的支出人均为30.5元,同比增长48.1%。2005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已拥有家用电脑23台,比2000年增加19.5台,增长5.57倍,上网聊天已成为不少城镇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这样的生活对于绝大多数农牧民家庭来说,距离还比较遥远。

  6. 教育医疗费用大幅增加,农村牧区负担高于城镇

  教育和医疗消费是近年来城乡居民负担较重的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内蒙古城镇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也日趋丰富多彩。用于文化生活的消费逐年增加。人均用于娱乐文化服务费支出968.8元,比2000年增长将近一倍,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达14%,多层次、多内涵的文化和精神生活已成为老百姓闲暇时间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城镇居民用于教育的支出为504.8元,比2000年增长67.1%。2005年人均用于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为200.1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提高,保健观念正在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城镇居民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支出也在不断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达533.4元,比2000年增长85.8%。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农牧民学文化、学技术意识增强,注重文化教育,讲究文明生活的氛围已在广大农村牧区日渐形成。2005年农牧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为309.4元,比2000年增加76.8元,增长33%。其中:教育服务投资增长26.7%,文化、体育、娱乐投资增长4倍。农牧民教育、娱乐投资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比“十五”初期上升了2个百分点,农牧民文化娱乐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差距: 2005年用于文教娱乐及服务的支出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多2.13倍,农村居民文化教育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差距较大。在医疗保健方面,2005年城镇居民用于医疗保健支出高于农村居民3.7倍,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牧区医疗条件还很差,缺医少药问题还十分突出。

  二、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差异的因素分析

  1. 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

  自1958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管理条例》起,全国人口就截然分成了市民和农牧民两类,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得以形成,居民的迁徙自由、就业自由受到严重束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城乡居民的不公平待遇得到一定程度改观。但城乡分割局面并没有实质性进展,表现在农牧民进城就业的门槛较高,城市保护主义依然盛行,农牧民就业、子女上学要办理名目繁多的证件和交纳数目不菲的费用,更为重要的是,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部分农牧民失去了土地和牧场,但又在城镇找不到工作,没有实现职业转移。同时,受土地制度、房屋和宅基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多方面的制约,又没有实现身份转移。农牧民在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多数农牧民虽然收入有所增加,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他们并没有得到与经济高速发展相应的利益。尽管近年来农牧民增收出现好形势,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目前,农业基础薄弱的局面并没有改变,粮食再增产面临着耕地面积扩大、单产提高、财力支持、价格上调四个方面空间有限和气候条件不确定的制约,农牧民收入的再增长,也面临缺乏新的增收渠道等问题。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牧民持续增收任重而道远。农牧区、农牧业、农牧民问题仍然是摆在内蒙古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重大问题,是城乡消费差距形成并扩大的根源。

  2. 城乡居民收入比加大是导致消费差距拉大的直接原因

  “十五”期间,内蒙古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5129元增加到2005年的9137元,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由2000年的2.5:1增加到2005年的3.1:1。以上数据看出,“十五”期间内蒙古农牧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呈扩大的“剪刀差”状,“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越来越大。再加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还有许多统计上没有反映出来的差异,如:社会保障、公益福利等。由于城镇居民的收入统计还没有涵盖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补贴,比如说城镇居民中很多人是享受医疗保险的,而农村居民却没有这种待遇;城镇居民享受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费救济等,而这些对多数农牧民来说却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加之“十五”以来,内蒙古每年都要发生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由于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一旦遭到破坏很难在短时期内恢复,给“靠天收”的农牧业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直接影响到农牧民增收。如果把这些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城乡收入就远远不会是3倍的差距。收入提高缓慢决定了农牧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低下,城乡居民收入比加大是导致消费差距拉大的直接原因。

  3.消费环境、观念差距的影响

  农村、牧区消费偏“冷”一直是困扰消费市场的大问题。除长期以来农牧民增收缓慢、农牧民收入偏低、且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致使农村、牧区消费市场难以有效启动的原因外,消费环境的制约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近年来,城镇消费的公共基础设施及条件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如城镇绿地、公园、休闲广场、文化设施等,已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环境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交通设施、商业网点的建设日新月异,文化体育、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农牧民消费环境及消费条件虽然也有较大的改观,但整体上远不如城镇,尤其是交通设施、商业网点、文化体育、生活环境等都明显滞后于城镇,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农牧民的生活状况。

  同时,由于在养老、就业和医疗条件等方面,城乡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农村牧区医疗保健的设施和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农牧民很多没有医疗保健制度作保障,许多边远地区更缺乏医疗保健设施和高水平的医护人员,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农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拉大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教育、医疗等公益部门的消费价格未能降低,其价格虚高,给农牧民基本生活带来巨大压力,大多数农牧民对未来预期难以看好。因此,受收入水平及消费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农牧民消费需求得不到有效释放。

  农牧民由于受传统的消费观念的影响,一方面是收入水平有限,消费能力较低,另一方面比城镇居民有更浓重的传统节俭消费观念和习惯,从近几年农村、牧区和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看,农牧民消费倾向比城镇居民低得多,表明农牧民比城镇居民的消费意愿更加谨慎。

  三、缓解内蒙古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对策建议

  当前,内蒙古经济正处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时期,这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因此,一定要抓住这个历史赋予的机遇,理清发展思路,树立新的发展观念,通过树立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理念,建立起城乡互动的协调机制,在拉动国内需求特别是农牧民消费需求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1.强化“平等原则”的基本理念

  所谓“平等原则”,就是要下决心改变二元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离的各种制度,要给予农牧民平等的就业、教育、医疗机会以及平等的国民待遇。要以平等的原则作为基本理念,构建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的平抑机制。

  一是要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在工业化进程中,要把解决城市就业和解决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统筹考虑。要充分认识到,加快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城镇化大发展,是现阶段和今后一个长时期增加农牧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现实的途径,也是最有效率的政府行为选择。要彻底消除农牧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政策和障碍,简化各种手续,防止乱收费。积极完善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的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为农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增加农牧民的非农收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发展。

  二是要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要加大对农村、牧区基础教育的支持力度,让农牧民子女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农村、牧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要统筹兼顾。同时,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最终形成城乡统一的教育体制。

  三是要提供平等的医疗救助。农村、牧区公共卫生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必须予以全力关注。现实生活中,农牧民因疾病减少收入,因病破产的事在农村牧区屡见不鲜,这对改变农牧民生活状况十分不利。政府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切实扶持农村牧区的卫生事业。要对农村、牧区卫生事业体制进行彻底改革,在城乡之间公正分配医疗救助资源,彻底改变农村、牧区缺医少药和公共卫生事业建设滞后的局面。

  2.加快城乡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宽农牧民就业和增收渠道

  内蒙古农牧业经济结构的主要矛盾是农畜产品品质低,加工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及转化增值不够等现象。因此,农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突出市场导向、突出特色。针对不同季节、区域和消费层次的需要,加快开发名优、特、稀品种,发展优质专用品种,实施农牧业名牌战略,全面提高农畜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加快发展自治区具有比较优势的羊绒、牛奶、牛羊肉、土豆等主导产业,不断对龙头企业在政策、资金、技术上进行扶持,使它们把内蒙古的优势资源带入国内外大市场。通过城乡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加快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内蒙古农牧民收入水平与全国的差距主要是在二、三产业上,因此,必须加快发展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力争使农牧民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大幅度增加,收入结构单一的现状有所改善。其次,要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牧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适应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管理,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

  3. 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实现内蒙古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就要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从内蒙古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要坚持保护与建设并举,做到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力争在“十一五”时期使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以水利建设为核心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潜力。要把加强以水利建设为核心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好内蒙古有限的水资源当作今后农牧业经济工作的重点。在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要尽可能增加水浇地的面积。在干旱地区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同时要规划设计一批大的水利工程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做好重点水利工程,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在牧区要扎实推进以水利为中心的小草库伦建设,发展大面积的节水型灌溉草场,建设牲畜暖棚暖圈,建立和完善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和防疫检验体系,推广应用农牧业适用科学技术,提高农牧业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农牧业发展后劲。

  4.从实际出发,多渠道开发农牧民增收途径

  要从内蒙古的实际出发,通过发挥优势,放大强势,着力寻求提高农牧民收入的途径。要立足内蒙古1亿亩耕地,13亿亩草原的资源条件,借助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势头,将农牧业产业化作为内蒙古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去扩展。近年农牧业产业化中参与的农户达40%,为农牧民收入增加做出了34%的贡献。因此内蒙古在农牧业产业化方面应有更明确更倾斜的政策,将其作为新农村、新牧区的产业支撑。这样做,农牧民收入的增加就有比较可靠的源头。经济的整体推进增一块,部分劳动力转移后由于人均资源量的提高而增一块,结构调整增一块,农牧业产业规模扩大再增一大块,农牧民收入多元化的局面就有可能出现。持之以恒发展下去,农牧民收入水平达到新农村、新牧区的基本要求就会大有希望,农牧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环境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城乡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

  (来源: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