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美国10日发布人民币汇率报告 > 正文
 

货币操纵国标签会否远离中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1日 12:01 中华工商时报

   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仍将继续

  美国财政部当地时间周三将发布一年两次的汇率政策报告,其中中国有无可能被正式列为“货币操纵国”一项,最让市场神经紧张。而各种猜测最近已经在亚洲汇市闹得沸沸扬扬。

  在美国财政部的上一次报告发布中,曾经放弃了这一“标签”,但是时任财政部长斯诺却暗示,留给中国政府改革汇率机制、显著增强人民币灵活性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不过,根据英国《金融时报》得到的消息来看,美国财政部本次的汇率政策报告,可能会再次避免把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不过,美国财政部会继续向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施压,要求这些国家的货币对美元升值。

  美国驻华使馆北京时间本周四上午也将举行新闻发布会,届时美国财政部驻华金融专员大卫·龙温格(D av id Lo-ev in ge r)也将向记者们披露有关美国财政部发表的这份《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报告》。

  分析中国避免被贴上“货币操纵国”的原因,主要是中国政府最近在汇率改革问题上已经显示出了相当的灵活性,这些举措加上胡锦涛主席访美所获得的成果,已经大大减轻了来自美国国会的压力。据预测,在美国财政部这份新报告中,美国财政部可能将目标变得更广泛而非仅仅盯着“货币操纵国”问题,例如一些货币相关问题,而这些问题涉及的也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而是包括很多亚洲国家,尤其是日本。

  分析认为,如果美国财政部再次拒绝将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这有可能标志着美国一项强硬策略的终结。本来美国希望通过威胁将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迫使中国将人民币升值。放弃这种强硬的威胁措施之后,美国似乎希望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作为处理货币不平衡现象的主要工具。但是,无论采用怎样的策略,施压人民币升值的趋势还将继续。

  美国白宫、美国财政部、国会、许多制造企业高级领导层以及众多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如果中国允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上升,全球的经济形势就会更好。不过,就在美国财政部准备发布汇率政策报告的前两天,美国《华尔街日报》又以“人民币稳定论的美国盟友”为题发表报道,重申了那些持反对意见的美国各界人士的意见。

  其中,最坚决的人要数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罗纳得·麦金农。麦金农一直坚持认为,中国应该抵制布什政府的压力,拒绝放弃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现行汇率政策。他警告中国人,如果允许人民币大幅升值,就会把中国带入

通货紧缩的泥淖,重蹈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覆辙。

  2001年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兹上周表示,即使北京全面放开金融市场,人民币的汇率未必就会上升。他告诫说,中国的资本一旦蜂拥涌向海外市场,可能会削弱人民币的币值。“即使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了,美国消费者也会继续从亚洲其他国家进口商品”,“靠调整

人民币汇率,无法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削减联邦预算赤字才是减少贸易逆差的正道”。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本·斯太尔在参加了上个月财政部高级官员同几位学术界人士召开的闭门会议后表示,有些经济学家“对中国在重估币值一事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深表关切”。

  “美国制造商和他们在国会的盟友,多年来一直认为,中国通过人为压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获取了不公平的国际贸易优势,压低了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并抬高了美国产品在中国的价格,导致美国制造业工作机会流失”。但是,在美国政府任职的经济学家并不认同美国制造业的观点,即人民币是造成美国制造业面临当前窘境的罪魁祸首,但他们深知,必须缓解由此产生的政治压力。再者,他们也认为,灵活的

汇率制度对中国本身也是有好处的。

  据悉,这些力挺人民币稳定的知名经济学家的言论让布什政府的一些官员感到恼火,但并未动摇他们敦促中国调整人民币汇率的决心。美国财政部发言人托尼·弗拉托就表示,这些大牌经济学家认定财政部是在逼迫中国实现人民币兑美元的自由浮动,这种指责是不公正的。他说,财政部真正希望看到的是,“北京在迈向自由汇率制这个终极目标的漫长过程中,进一步放宽人民币的灵活度”。从托尼·弗拉托的辩驳中可以读出来的信息是,美国财政部一直认为施压人民币升值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美国财政部也不可能期待用什么极端手段一蹴而就,比如给中国贴上一个“标签”就能解决问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