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陈明星:是什么阻挡温州游资抱团炒天下的步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 22:53 经济视点报

  □本报评论员 陈明星

  近年来,温州人携重金四处出击,几乎每到一个行业或地域,都会产生强烈的冲击。而近期,则出现了温州历史上第一次民间对外投机资金的大规模回流。这不能不让人且喜且忧。

  喜的是投机资金终于折戟沉沙败回故里,市场终于少了匹所谓的脱缰的“害群之马”;忧的是这种回流的背后,还有没有其他的因素从中作梗,也就是说,究竟是什么阻挡了温州游资抱团“炒”天下的步伐?

  按理说,在市场经济中,资本流动本身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为何独独温州民间投机资金的动向,会引来如此关注呢?原因似乎很简单,因为温州财团投机式的攻城拔寨,已让许多业内人士“闻风丧胆”,以致不得不“妖魔化温州人”。其不俗的资本斩获,使得其一举一动,已具有某种象征性的意义。

  资本的趋利性,使温州人马不停蹄地寻找新的投资空间。可谓哪里有暴利,哪里就有温州人。如果说,正如当年索罗斯

量子基金兵败香港一样,此番温州民间对外投机资金的大举返乡,是出于我国经济体制、政策不断完善,而寻觅不到投机土壤的结果,则无疑可喜可贺。如此,经济发展将更加健康、有序。但问题是,如果是基于其他原因的话,则必须引以深思了。

  而且,粗略观察温州游资返乡后的流向,便不难发现,游资大多存入了当地的银行,以致“最近银行的存款不断增长,贷款需求却相对减弱,促使信贷工作从拉存款向接贷款的角色转变”。所以,温州游资的回流,似乎并非是因为当地有了更好的投资机会的缘故,只能说是一种被动选择。

  此前,社会上曾有“妖魔化温州人”的说法,权且不论其是否成立,单是其视温州财团如洪水猛兽的态度,就足以反映其对温州财团的恐惧和排斥心理,在此背后,则可能是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作祟。因为,温州财团毕竟不是索罗斯,有时甚至有益于地方的融资和发展。

  当然,精明如许的温州人,断不会单单让“妖魔化”就足以成为自己的滑铁卢。否则,温州民间对外投机资金已活跃多年,炒煤团、炒房团已是一拨又一拨,何以如今才出现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返乡?最可能的解释便是,还有其他的原因。

  其实,作为当下中国最活跃的一部分游资,温州民间对外投机资金的回流,已经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一个无情的现实——当前,“短、平、快”的投资机会已经不多了,快钱越来越难赚,即便有,也是在绝非游资所能轻易进入的领域。而由于缺乏较好的投资机会,创业也变得越发艰难。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单纯依赖投机,其可以发挥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一味赚快钱的念头需要适时收敛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要沉下心来精耕细作,在适应市场的过程中不断腾挪移转。同时,在新一轮

宏观调控下,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硬环境,为民间资本拓展投资渠道。

  这也是游资应该依循的路径,尽管可能困难重重,关山难度,但舍此,前途将更加暗淡。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3,2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