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思维与观念的创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 13:47 《新财经》

  消费资本化理论第一次把消费与生产并列,准确地为消费定位。货币资本、知识资本、消费资本,三种资本联动,将有效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文/陈和权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持续快速增长并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中央及时地提出了
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逐一地解决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但是仍有不少深层次的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解决,主要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货和消费紧缩,地区和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资金短缺和市场不足的同时,城市居民存款居高不下,消费者与商品供应者之间摩擦时有发生,交易秩序混乱,社会诚信缺失。二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货币资本拥有者和知识资本拥有者由于资本的力量,其地位和权益得到了充分保障,而人数众多的社会大众拥有什么?他们的权益在哪里?除了货币和知识资本之外有无第三种资本?有无穷人经济学理论?期待消费资本化理论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大量观察、研究、探讨和论证后,对促进上述问题的逐步解决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构建一个共赢的、共同富裕的、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消费资本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将消费向生产领域延伸。当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工商企业应把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购买视同为对本企业的投资,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返还给消费者。此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而是一种投资行为,消费转化为资本,消费者同时转化为投资者。

  消费资本化理论在实践和应用中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如投资、参股、期权等。消费视同资本,投资到工商企业再生产和再经营的运行中。企业取得销售收入后按一定比例以相应的数字记入为消费者在企业设立的投资账户。在结算期末,根据消费者投资账户累计额与企业盈利的一定比例,在约定的间隔期返还给消费者,作为投资回报,实现消费资本化的目的。

  消费资本化理论是以往经济理论的发展,是思维与观念的创新。它与消费者主权理论一脉相承,但又突破了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突破了哈耶克消费主权理论的局限,是通货和消费紧缩时代经济学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消费者主权理论仅阐明了消费者的重要性,没有探讨生产者在消费者主权的前提下,如何获得消费者的支持,认为消费和生产是对立的,是主从关系。

  马克思理论认为,生产决定流通、决定分配、决定消费。历来的诺贝尔奖得主也都是这么认为。有关资料显示,至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项颁发了36届,55名获奖者都是从生产环节作为切入点,展开理论研究、探索和论证,货币资本首先进入生产,从生产开始到流通,到消费,回到了增量的货币资本。从生产到消费这条传统的经济链条随着交易行为结束是否真的就终止了呢?对目前社会流行的产权式酒店、产权式住房以及各种形式的消费积分等现象如何认识?这些现象是否是消费资本化的雏形?社会在呼唤新理论,现实的经济生活在催生新理论。消费资本化理论第一次把消费与生产并列,准确地为消费定位。货币资本、知识资本、消费资本,三种资本联动,将有效地推动

中国经济发展。

  消费资本化理论对促进企业和城市解决发展中的资金和市场不足问题有积极作用。消费者既是市场的主体又给企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资本动力。谁拥有最多消费者,谁就能拥有最大市场和最多的资本注入。推广应用消费资本化理论,企业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聚拢经济效应和社会资本效应等。企业知名度高了,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被社会认可了,消费者不是个人而是群体进而是整个社区围绕着某个或某几个被认可的企业,众星捧月,消费资金包括巨额存款被释放出来的那部分就会井然有序地注入到企业账户。企业的经营规模和利润规模将成倍或几倍增加。

  消费资本化理论认为,理论被引入交易市场后,目前行政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有限作用将被有效改变,规范化的阳光交易将取代形形色色的诸如返券、回扣等不规范的临时性的甚至是地下的多种交易。其结果,一方面是工商企业得到了全额销售收入,再注入到企业新一轮生产经营创造新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市场得到净化,消费者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生产者、供应者和消费者各得其益和谐相处。

  消费被提升为资本是为社会平民消费者搭建了一个权益平台,一改长期以来货币资本独霸企业利润、独享企业经营效益的格局。平民消费者第一次依其在企业开立的投资账户中的累计额参与分享企业利润,得到的不仅是利益上的好处,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满足,消费转换为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穷人经济学将从此开始理论探讨和实际应用,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将被逐步释放和体现。

  据我所知,消费资本化理论推出后,引起各方面反响和重视。

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先后做了报道。凡是了解这一理论或看到相关资料的人士包括专家学者都感到耳目一新,引起共鸣。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等政府部委有关部门正在接触和探讨理论的具体运用。《理论前沿》2005年第17期刊登了介绍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文章。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将在起草的北京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研究采用该理论所提出的“消费资本导向、知识资本创新、货币资本推动”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建议。2005年3月在多哈举办的“第五届民主与贸易国际会议”,以及日本总商社等,也对消费资本化理论表示兴趣。我相信消费资本化理论将以其思维创新、观念创新,引领资本理论向新领域拓展延伸。

  陈和权 原

财政部官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