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岂能坐视外资巨头扫荡式并购在中国蔓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 10:4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艾西南

  历史在以不同的形式重演。一个世纪前,八国联军从天津登陆,横扫华北平原;一个世纪后,在新千年开始之际,外资巨头则以资本作武器,采取“行业扫荡式并购”的方式向中国产业市场发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战争,一个行业接着一个行业地整体性并购!

  外资巨头在中国展开的行业扫荡式并购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外国资本巨头选择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国优质行业的龙头企业,二是外国资本巨头采取绝对控股的方式与中国现有企业进行合资,三是外国资本巨头凭借资本实力采取整个行业一网打尽的并购模式。

  我们还能继续坐视这种行业扫荡式并购在中国的蔓延吗?

  外国大资本征战中国机械、化工、制药等传统行业时,大多采取收购中国现有企业的股权的方式,直接控制中国企业,并进而控制原企业的产品市场。控股中国现有企业,对外国资本来说是“一箭三雕”:一是占领中国的产品市场,二是消灭在中国的同业竞争对手,三是利用财务杠杆低成本控制中国企业。

  外国资本在中国采取行业扫荡式并购的扩张方式由来已久。早在1992年,黄鸿年在香港设立“香港中国策略投资公司”,中策公司在山西、

福建、辽宁、浙江、江苏等省连续收购国有企业150多家,成立由黄鸿年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经过包装在境外上市,获得丰厚的资本利得,但对企业的发展很不重视。“中策现象”首次引起了人们对外资并购的担心或恐惧。黄鸿年是外资巨头在华采取行业扫荡式并购的开山鼻祖,但与现代欧美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比,黄鸿年先生只是“小巫见大巫”,望尘莫及。

  自2001年来,外资并购内资企业的案例迅速增加,主要分布在赢利能力很好的行业:一是市场前景非常看好的制造业,如汽车、电信、啤酒、饮料、日用品、机械等;二是规模效应明显的流通业,主要是批发与零售,以及大型综合超市等行业;三是技术含量较高、利润较为丰厚的行业,如医药行业等。

  2001年,中国电信业发生了两起具有代表性的并购案例,一是世界电信产业巨头阿尔卡特以3亿美元收购上海贝尔50%+1股的股份,阿尔卡特以极富象征性地多持有1股而获得控股地位;二是美国电气巨头艾默生以7.5亿美元收购深圳华为公司的所有电器业务———安圣电气有限公司。

  啤酒等食品业在中国是一个“永不衰落”的行业。原因是我国人口众多,这些行业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已有高达15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外资参与我国啤酒行业的并购,外资已经占领中国啤酒市场50%以上的份额。在饮料行业,国内原有的八大碳酸型饮料公司已有七家被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收编,外资饮料已经占领我国饮料市场90%以上的份额,国内品牌仅剩下风雨飘摇的
健力宝

  渠道为王,流通业决定国家的经济命脉,它不仅决定国家的工业生产,还能左右企业品牌的产生。在美国企业50强中,流通企业就占10家,高达20%的比例。我国流通领域的零售企业15强中,外资企业占了10强。由于外资进入过多,国内不少流通企业已在破产的边缘挣扎。

  工程机械领域的行业龙头企业更是外资巨头垂涎三尺的收购对象。2005年10月25日,全球著名的金融资本凯雷投资集团动用3.75亿美元控股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里的龙头老大徐工机械85%的股份,取得绝对控制权。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据传已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骨干企业厦工集团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合作的关键条款是卡特彼勒取得控制权。在卡特彼勒的拟收购对象中几乎囊括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全部龙头企业。

  制药行业利润丰厚。从我国药品进出口数字来看,直接从外国进口的药品占市场需求的很小比例,都是国产药品。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医药企业都是外资控制的合资企业,即使象哈药集团这样的地道中国药企,也于2005年处在香港中信资本和美国华平投资集团两家金融资本的联合控制之下。

  无论是外国的金融资本还是产业资本,其“醉翁之意”是首先从龙头企业开刀,采取行业扫荡式并购的方式快速控制中国赢利前景良好的产业。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企业规模相对弱小,如果缺失国家产业政策的保护,除了任人鱼肉之外,一切都无能为力。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