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强化最低工资意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 06:27 第一财经日报

  “全国没有一个省市的最低工资达到国家要求,即当地月平均工资40%~60%的标准。”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一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讨会上,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一语惊人。

  从权利平等的角度,提出最低工资标准的额度指标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仅仅作为一个只供参考的“指导线”,其意义显然不大。标准可以随便定,执行与否又没人管,对处
于弱势的打工者来说,也就起不到什么撑腰作用。

  因此,“最低工资”的意义应强化。首先,最低工资需要有个统一的算法。不论是按当地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来算,还是按照比重法和恩格尔系数法来算,都各有利弊。要紧的是按照某个计算方法统一起来,而不能一味地“各取所需”;其次,应该把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劳动法规的硬性条款予以确立,而不能仅满足于“指导线”;第三,扩大最低工资标准的宣传面,让打工者不仅知道有这样一项指标,而且在与老板商谈用工条件时,尽量能够借此取得主动。(北京马龙生)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