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过热苗头隐现 需多管齐下加以抑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 19:02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 | |||||||||
◎ 本刊记者 原松华 4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大大超出了国内许多研究机构的普遍预期,一季度GDP增速达10.2%。支持经济的“三驾马车”中的投资与进出口均未减速,进出口总值达37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8%,顺差233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27.7%,其中3月份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32.7%。而各银行新投放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银行信贷增加过多,已经成为“较突出的问题”。信贷的投放过快、货币供给过快,在开始可能会推动经济增长比较快,“但是接下来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经济秩序混乱和经济结构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这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投资:数量过多 增幅过高 4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的一季度工交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全国投资增幅超过35%的省份有16个;分行业看,制造业30个行业中,投资增幅超过40%的有16个。不少地方仍存在主要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倾向,少数地方出现落后项目死灰复燃的情况。 事实上,这个势头已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4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供应量偏高,信贷投放偏快,对外贸易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注重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 就在同一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发布《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6年春季报告》,预测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为20%,将继续比上年有所降低,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份额将进一步上升,这种多年持续明显上升的势头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张汉亚在接受《中国发展观察》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去年到现在,中国经济是以一个惯性在发展,投资也是这样,往往一季度的数据很难说明全年的水平。2004年一季度投资增长43%,2005年一季度投资增长22%,今年一季度的27.7%比2005年一季度高一些,比2004年一季度还要低一些,“现在认为经济过热或没有过热都没有什么太多的理由,应该正确看待这个问题。” “地方政府的投资积极性比较高,是一季度投资较高的主要原因。” 张汉亚说,今年是“十一五”开局第一年,2005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前两个月很多地方政府换届,3月份开始上项目就比较多。从一季度来看,新上的项目比去年同期增长31000多个,其中仅3月份就上了20000多个项目。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为了经济发展,国家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支持农村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支持一些重大装备业的改造,等等,成为一季度投资趋高的重要因素,比如,农业增长了47%,铁路增长57%,卫生和社会保障增长38%,金属制造业增长70%左右,交通设备制造业等增长40%以上。矿山投资增长也比较快。2005年以来,矿山投资增长大约在40%~50%,主要是进行设备改造和安全措施改造。 “整个的结构调整效果比较好,今年开局也不错,但最大的问题是投资的数量过高,新开工项目的数量过多,增幅过高,这方面是值得注意的。”张汉亚说,“对于地方的投资积极性来说,如果这些项目都是有效益的当然越快越好,但是这是不大可能的。” 对于对待投资现状,张汉亚建议,“现在还不用着急采取什么行动,毕竟比起2003年、2004年投资还是比较低的,应该先看一看,如果第二季度投资超过35%再调控也来得及。” 记者获悉,国家发改委已派工作组在地方调查投资趋热的具体原因,然后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调控措施。 信贷:增长过快 风险加大 “中国经济从2002年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的阶段,这个高速增长当中有三个大的特征,一是出口大幅度增加,二是房地产市场大幅度增加,三是贷款大幅度增加。”在4月22召开的“第二届金融改革与高层论坛”上,摩根士丹利亚洲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10年前,东南亚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也是在这三方面增长特别快。“因此,我们需要特别警惕。从2003年、2004年、2005年到今年一季度,贷款上升了9万亿左右,中国贷款规模几乎增加了1倍,这个贷款质量对银行体系会有影响。” 对于今年1季度贷款增长超过了全年预期目标的50%的现状,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公司研究部资深分析师蒋清海认为,“造成一季度贷款势头比较猛的原因是货币比较宽松,货币供应量比较高。” 目前,银行的资金流动性过剩。按人民银行的规定,银行存贷比最高应达到75%。目前银行存贷比呈下降趋势,即贷款占总的存款的比重只有60%。整个银行业的存差已经接近10万亿元。 中国的总体储蓄率比东南亚储蓄率高10个百分点。除了贷款之外,其他的资金应用渠道比较狭窄。在没有其他投资渠道的情况下,银行只能增加贷款,进而引发固定资产投资的升温。 另外,银行方面资金运用的环境比较差。前两年,大幅投资造成的行业过剩,造成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效益不是太好,亏损额呈扩大趋势。日前,钢铁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已上升了1.3倍,这将加剧银行坏账的风险。 谢国忠表示,中国的银行主要是国家控制或者地方政府控制,所以贷款的条件一定要把关。如果经济增长通过贷款带动,而贷款的增长是通过放松贷款的条件,这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为。“不把关的话,中国再出现新一轮的不良资产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所以中国监管机构应该多下工夫。这是值得警惕的事情,要注意风险。” “多管齐下”抑制过热苗头 “从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来看,不但要观察投资与货币,还要观察其他指标”,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对《中国发展观察》记者表示,中国目前经济的主要问题是消费需求不旺,这是当前经济运行最主要的问题,解决的核心就是要提高消费需求。 从长期看,真正决定中国高投资率的主导性因素是中国的高储蓄率。国家发改委投资所所长罗云毅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中国的相对于国际水平的高投资率是由高储蓄率,实际上也就是低消费率内在决定的。 对于经济是否“过热”,曹远征认为,“现在经济运行属于正常,但要警惕经济过热这种现象。” 从目前来看,政府可能采取多方面的措施,综合起来运用,或者是加息或者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者是公开市场操作,或者是取消利息税之类的措施,对过热的行业实行信贷调控。总的来说,直接或间接推升利率的压力在增大。 蒋清海分析,加息属于比较猛烈的措施。但是我国近些年来利率一直比较偏低,多次降息,刺激消费的边际效应不断下降,近期美国不断提高利率,与人民币之间的利差在拉大,为央行提高利率特别是贷款的利率抑制贷款增长创造了条件。如果过热的苗头加强的话,也不排除人民银行会通过提高利率来医治这种过热的倾向。“但是上调利率,将有大量的资本流入,又会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编后:经济是否过热还在讨论时,4月27日央行正式宣布提高贷款基准利率,其意不言而喻)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