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印度是中国的镜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 18:54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

  ◎ 鲁志强

  新的热点

  近年来,世界对印度的关注显著增温。各种媒体对印度的报道增多,国际会议的话题也向印度倾斜,一时间,形成了一个新的舆论热点。今年1月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最明显的变
化,就是论坛不再仅仅聚焦中国,变成为“中国和印度成为论坛的核心话题”,“中印崛起及其影响是首选议题”。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印度不是单独作为明星被世界聚焦,而是作为中国崛起的“伴星”,与中国构成亚洲的“双子星”而受到关注。还可以发现,印度的光环与其国力、成就及对世界影响相比,明显的不太相称。印度增长速度8.5%(中国9.9%),国民总收入5,680亿美元(2003年,中国14170亿美元),据世界银行计算,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印度国民总收入为30680亿美元(2003年,中国为64350亿美元),外汇储备也仅仅1400亿美元(中国8198亿美元),外贸总额刚刚达到1500亿美元(中国14221亿美元)。这些数字对许多国家也许是熠熠生辉的成就,然而要与中国比肩还存在数量级的差距。但又要承认,中印比较不全部是人为的炒作,绝大多数评论者也是客观的、严肃的。这是因为,中印比较研究有其天然的合理性,至少可以列出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世界近200个林林总总的国家(地区)中,印度是与中国最有可比性的国家。他们同属世界文明古国,都曾对世界文明做出璀璨的贡献;同样都经历过被欺凌的屈辱年代,又都依靠自身力量经过不屈的斗争取得了独立,尔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第二、都是幅员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国际政治格局有着巨大的影响;在上一世纪80年代,两国相继开始经济体制改革,目前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进步。

  第二,印度经济发展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印度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高于6%,近两年进一步加速到8%左右,而且势头继续增强。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印度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5.55%,进口总额同比增长34.72%,外汇储备同比增加36%。这样的增长速度过去只在中国的统计公报上出现过,世界许多专家看好印度不是空穴来风。

  第三,中国和印度又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中印两国分属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选择的独立道路和政治体制也截然不同,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相异,发展的模式反差也很大。在“华盛顿共识”逐渐失去共识之后,世界开始关注“北京共识”,印度的发展又显示出另一种选择,人们没有理由不给予关注。

  可以说,中印表面相似,实则全非,然而却都取得了出色成就。这一现实本身就是一个极具魅力的21世纪之谜。中印双骄形成的原因、未来走向、对人类社会的启示,以及对全球经济政治的影响等,都是值得探究的诱人课题。但我们还要注意的是,与世界热情形成落差的,是中国和印度彼此来往和相互了解的相对不足。我阅读过一些印度资料,并有两次考察印度的经历(第一次是1991年8月,第二次是相隔14年后的2005年12月),但在印象中,印度依然是一个说起来似乎熟悉,实际上却倍感遥远而陌生的国度。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经济腾飞的必要条件,中国对投资环境的认识就是从“三通一平”开始的。基础设施是印度的软肋,是中外专家诟病印度的焦点之一,英国《独立报》称:没有去过印度的人,很难想象印度的基础设施“糟糕”到何等地步。有文章定量地评价说:目前“印度基础设施比中国落后20年”。这就引出两个问题:一是印度的基础设施到底如何?二是如此落后的基础设施何以支撑印度多年来仅低于中国的发展速度?

  机场 机场的规模和档次,几乎是一个国家的橱窗,反映着该国的发展阶段和基础设施水平。机场的服务方式和效率,则是一个国家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标尺。对一个国家的第一印象也往往在机场形成。

  总的说来,印度机场不要说与“豪华”、“时尚”不沾边,就是离“现代”也有一定距离。单就硬件档次而言,德里国际机场水平可能比不上大多数中国省会机场,从设施和飞机航班密度看,规模比首都机场要小得多。看惯了发达国家和中国的靓丽机场,到达印度走出舱门的第一眼,只会产生“陈旧”、甚至“寒酸”的印象。候机大厅够不上宽敞精美,通道装饰简陋,有的甚至是白瓷砖贴面,地面也很少铺设地毯,看不到精美的商店,各种装备和设施感觉也比较过时。但与1991年相比,印度机场进步又是明显的。候机厅变得明亮整洁,有了卫星候机厅和乘机廊桥,各种标志清晰,但电子化程度不高。1991年我们离开印度时,曾有过因机场计算机故障无端丢失购票信息,而险些不能登机的遭遇,现在的计算机系统明显改善,票务手续快速而有序。

  和1991年比起来,不变的是机场服务人员依然温文尔雅,服务周到,所有工作人员都说着一口印度式英语,尽管难听又难懂,但却明白无误地提醒我们: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有1.5亿人以英语为主要语言。印度就凭这种“Inglish”构成了参与全球政治经济活动的巨大优势。第二个未变的是到处可见的警察(还是穿制服的保安?),提醒我们印度不是路不拾遗的国家。但携带枪支的警察比1991年明显减少,大多只手持一只木棍,制服样式和布料似乎也好多了。不像1991年见到的警察手持木棍还另带一支破旧的步枪,并用铁链将步枪拴在腰上。第三个不变的是处处依然要小费, 1991年第一次访印出机场,三个搬运工热情服务,因尚未兑换卢比,给了他们一个美元(给三人平分数目也不算少)。但另两人跟随着伸手说:Three,意思是三个都应给,直到车开动才无奈地摇头离去。但这次整个行程中,没有碰到这样近乎强要的场面。另一个值得称道的是,两次访印乘坐印度国内八、九个航班,没有一次延误,这与中国航班经常延误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印度办理登记手续与国际最大的差别可能是不需要出示个人证件,但携带的小件行包也要多挂一个写有姓名和航班的牌子,安检后进入候机厅时,另有专人核对机票与小牌是否相符。为什么增设这种国际少见的程序?只能是两种猜测:一是印度人因不实行身份证制度而无证可验,二是印度劫机事件极少发生,而丢失物品则是重点防范的问题。

  综合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可以说印度机场简约而实用,服务周到而有效。

  公路、铁路与通讯 如果说机场反映的是基础设施的高端水平,那么公铁通讯则代表着基础设施的基本水平。所谓“世界公认印度基础设施比中国差”,主要也是指这一部分。

  相隔14年,印度进步是显著的,但差距也是明显的。1991年印度的公路可以说惨不忍睹,不少路面是无雨“洋灰”路,有雨“水泥”路,感觉上恍如回到儒勒。凡尔纳“80天环游地球”中的印度。汽车因路面破损强烈颠簸,让人惊叹印度汽车质量之高和司机驾车水平之神奇。2003年印度开始规划设计第一条高速公路(中国1988年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目前总里程4.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现在,印度的几个大城市都有了多车道高速公路,立交桥也很常见。沿途可以看到正在施工中的公路和立交桥,随处可见建筑工地(与整个中国是大工地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在印度乘车旅行,一个明显的感觉是公路收费站少,少到几乎觉察不到,少到中国人不习惯的地步(据统计,全球收费公路的71%在中国)。印度拥有号称亚洲最大的公路网,公路总里程约为330万公里(中国190万公里),几乎接近中国的2倍,但眼力所及,质量与中国不可同日而语(中国约81%是等级公路)。

  印度铁路总长度10万公里左右,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但印度独立后几乎没有对铁路系统进行过全面改造,现代化程度很低,“许多地方还靠李玉和时代的举灯摇旗指挥”。这一略嫌尖刻的评价从孟买火车站站容和车辆的陈旧得到了佐证。孟买火车站是维多利亚式的庞大建筑物,外观华美,但站内阴暗简陋。常常可以看到飞驰的客车车门洞开,旅客就惊险地倚站在门边,甚至如玩杂技挂在门外。1991年曾听说,印度坐火车要根据报纸专栏公布的票情预订车票,印度铁路的供需矛盾由此可见一斑。这种状况与中国铁路总里程虽然只有7.5万公里,但2005年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货运密度和换算周转量等多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形成鲜明对比。有国际研究机构估计,仅仅由于运输基础设施薄弱,印度每年要额外损失1%至2%的GDP。

  电信业是印度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同样与中国有相当大的差距。印度每百人拥有4部固定电话,而中国却接近27部。印度移动电话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是值得称道的。目前印度虽只拥有8000万手机用户,但印度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移动电信市场,2003年手机用户比2002年几乎增加2倍。印度商店里的手机型号先进,款式时尚,堪与中国媲美。有机构预测2009年印度用户数量可能突破3亿,但比起中国移动电话将近4亿户,2005年一年就新增6000万户来,差距不言自明。

  从一些价值数据看印度基础设施水平,可能更直观。世行一份研究报告称,“当(外资)企业建立起来后,印度平均每月停电17天,而中国平均只停电5天。”“ 除电信业以外,印度大多数基础设施服务成本都比中国高出50%以上。印度制造商支付的电费是中国的两倍,铁路运输费用则是中国的3倍。”问题还在于差距毫无缩小的迹象。印度用于基础设施领域的支出仅占GDP的3.5%,据摩根士丹利资料,“2003年,中国投入基础设施的资金是印度的7倍,即使将经济规模考虑进去,中国的投入比例仍然达印度的3倍。”如果考虑计算机和因特网,差距更大。中国因特网用户是印度的5倍,仅2003年一年中国购买的计算机就是印度的5.6倍,达到1300万台。有资料称,多达90%的印度人从未摸过计算机。

  当我们进行这种比较时,需要注意两点:一,印度改革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但真正迈开步伐却是1991年。因此,从改革开放的阶段看,印度目前大致相当中国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两个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样看待和理解印度的问题和差距,可能更适宜些。二,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更不是绝对条件。我们不能忘记,中国也是在基础设施落后的条件下实现经济起飞的,中国大规模改善基础设施主要是90年代。80年代也不乏国外专家因基础设施落后而怀疑“中国现代化的幻想”。何况,基础设施对经济的影响与国家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参与全球经济程度相关,不能简单而论。

  市容与管理

  市容,特别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市容,是经济水平和实力的镜子。许多身临中国沿海城市的外国游客,都会怀疑“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吗”,原因盖出于此。我到过德里、新德里、孟买和加尔各答等四个印度城市,这几个城市是印度政府如果有意愿、有能力,就有“粉”必“擦”的所在。

  与90年代初期相比,印度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开放程度也大大提高了。城市里到处挂满了“印度的时代(Times of India)”和“反对不良生活习惯影响”的标语。印度最著名的街景——到处可见的神牛明显减少,城市干线和繁华地带几乎绝迹。市政设施有了很大改善,新的住宅区和商业区比比皆是。特别是城市滨海地带,如孟买印度门附近,楼群高耸,绿树婆娑,游人如织,宛如上海的外滩。

  街道交通更为拥挤(小轿车已达100万辆,中国400多万辆),我们多次看到红绿灯失效,汽车、摩托车、人力车和行人争相拥挤穿行的场面。繁华地带爬行的汽车,从外形看与中国在用汽车相若,但进口车显著增多,全球几乎所有大汽车公司的商标都可以看到。印度国产的“自主品牌”TATA小客车外形新潮,做工精细,相比进口车毫不逊色。TATA生产的大卡车,车身大多被司机涂上了各种图案和吉利词语,充满了浓浓的印度色彩。但出租车依然使用有近百年历史的印产奥斯丁汽车,机械计价器体积庞大、笨拙十分,因安装在车外,司机必须下车才能设置、读表。印度公共交通汽车不多,也未听说印度有地下铁和城市轻轨等现代公共交通工具。城市中最多的还是多如甲虫的黑色三轮客运摩托,行驶起来,马达声音震耳,健康人也会颠出心脏病来,再勇敢的乘客也会情不自禁地牢抓扶手。更令人惊异的是,印度大城市的街道不划分车道,各种车辆几乎是随意开行。常常可以看到几辆车同时挤抢一个空当的惊险场面,在要擦碰的一瞬间,才会紧急刹车以免事故,接着再踩油门努力去挤、去争。而司机和乘客却处变不惊,坦然如故。奇怪的是在印度从未碰到因争道而发生交通事故,也未碰到印度人因争道吵架。

  印度商业发达,随处可见商店,就是在贫民区也可见简陋破败的小店。1991年在德里、孟买尚找不到大型商店和超市,但现在已经有了类似综合商场的大商店,店面装饰考究,商品高档价昂,同类型的家用电器,价格大致是中国的3到5倍。在传统商业区内,密密麻麻的商店拥挤在小街窄巷中,热情的商人几乎被淹没在堆积如山的商品中。在印度挑看商品而不买,主人毫无不悦之色。印度也出现了类似中国低档货市场的大集市,成千上万的商铺云集,商人热情的让人不敢停步,更不敢询价。与中国不同的是,稍微像样的商店就有保安,让人感到既不安全,又感放心,所幸保安对客人都很礼貌,还会讲“Inglish”。

  与其他国家充斥“Made in China”商品不同的是,在印度很少见到中国商品和中国人。在四个大城市里,只见到一个联想销售店和一个海尔销售店,店面狭小破旧,像个杂货铺。但在印度仍然可以感受到中国崛起的余波。1991年访印时,我们经常被问到:日本人?而现在开口就是:中国人?一些地方的商人还能说几句“你好”之类的中国话。与世界其他国家类似,中国餐馆总是率先挺进新市场,印度每个城市都有一些中国餐馆。但与其他国家不同,这些餐馆的老板和雇员都是印度人,估计与印度政府的限制政策有关。这些餐馆装饰成浓郁的中国风格,时不时播放一些中国乐曲,但饭菜的口味实在不敢恭维,只能称其为“印式中国菜”。店员几乎都不会说中国话,有的甚至没有筷子只备刀叉。也只有在这里,才会遇到中国人,听到大声的中国话。

  基础设施短缺在城市建设中同样暴露无遗。据统计,目前印度有16%的城市人口没有自来水,有54%的城市居民没有就近的排污系统,凡大城市都被贫民区包围。如印度第一大城市的孟买有38%的人口居住在贫民区,加尔各答有将近35%贫民区人口。第一次看到贫民区如此庞大,如此拥挤,如此贫困,如此环境恶劣,即使已有思想准备,还是为眼前的景象感到震惊,甚至恐怖。1991年访印正是8月,竟然看到有贫民上、下两块塑料薄膜,身无他物居然能够生活下去。街道上经常可以看到乞丐,不少是儿童和抱着孩子的妇女,一手掌心向上,一手拍着肚子,或指着孩子。此情此景,任何铁石心肠的游客都会善心大发,予以施舍。但导游或陪伴的主人都会警告:不要轻易给钱,否则会招来大群乞丐而无法脱身。一个傍晚,我们一位成员就被一个孩子猛地抱住双腿,十几个乞丐包围乞讨而无法脱身,全赖导游大声喝叫方才解围。但一般情况下印度乞丐很文明,即使讨不到也会走开,有的还会轻轻说声“拜拜”。

  据介绍,印度也出现了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印度百万人口的城市中,有半数以上空气质量到了“危险”级别。印度政府已经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例如印度著名文物泰姬陵,所有汽车不得接近,最后一公里改为电动车运送旅客。但我们的感觉是污染似乎并不特别突出。倒是卫生问题是所有赴印游客必须注意的大事。1991年访印10天,全团四个人一路小心翼翼,还是全军覆没,无一例外地拉了肚子。据说只要喝印度的水就难以幸免。现在到处都能买到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公司生产的瓶装水,价格也比较合理(每升约合人民币2.5到3元)。此次访问,全团没有一个人闹肚子,令人大感意外。看来,印度卫生条件的确有了改善。

  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归宿,又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社会发展状况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6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一直高于印度,即使80年代前中国人均收入低于印度时也是如此。按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评价,中国明显好于印度(2003年中国是0.755,印度是0.602)。1991年印度人均GNP为330美元(中国370美元),期望寿命60岁(中国69岁),2003年印度人均GNP达到530美元(中国1100美元),预期寿命达到63岁(中国72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中国3.8%)。显然,印度14年来进步不小,但与中国呈差距拉大的趋势。

  印度比中国好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教育,1991年印度成人识字率为52%,高于中国的27%,二是基尼系数。

  根据世界银行资料,印度2003年基尼系数为0.325 ,中国为0.447。从数据看,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比印度大得多,但实际感觉似乎是印度比中国大。可能的心理原因是到处可见的贫民和乞丐印象太深,统计原因是印度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比中国小,中国的基尼系数因此而被放大。德里、孟买、加尔各达都有高达三分之一以上的贫民,这些贫民基本生活无着,近些年,印度政府才开始给这些家庭发放每月1000卢比(约22.7美元)的救济。印度贫民区家庭的孩子基本不上学,这成为印度初级劳动力素质大大低于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印度城市贫民区人口数量巨大,可能与印度没有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以及城市化进程缓慢有关,但印度贫困人口的确比中国更多。据世界银行统计,2003年每天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贫困人口,中国占总人口的16.6%,约2.3亿人,而印度却有34.7%,约3.7亿人;每天生活费不足2美元的贫困人口,中国占46.7%,约6亿人,而印度占到79.9%,约8.5亿人。中国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已经下降到4.6%,而印度仍高达28.6%。

  印度大城市有这样多的贫民,但印度的社会治安并没有相应的恶化。在印度很少听到恶性案件的新闻,所见到的印度人,不论“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态度平和友善,很少争斗。给人的感觉是印度社会相对是稳定的、安全的,这可能与印度宗教以及传统文化熏陶有关。1991年在印度国会广场恰逢大雨,旁边有警察用雨布搭建的大雨棚,棚内只有两个警察值守。我们没有多想就躲入棚下,但旁边的印度人无一人进入,直到我们出面征得警察点头同意,印度人才一窝蜂拥入。印度是收取小费的国家,在宾馆我们每天按常规在桌上放置10~20卢比小费,但常常没有取走,直到留下纸条说明是给服务员的小费,方才取走。在旅游点常常有人热情地提供导游服务,给多少小费随便,并不讨价还价,但多给一些,会换来更多热情地服务和笑脸。这些也许是表象,但反映出印度民众的心态和法治精神。

  与中国政府的强势和效率,以及中国政府对经济的主动干预形成反差的,是印度政府的低效、繁文缛节和被动,这是一些国外评论家集中批评印度的另一个方面。的确,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一直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政府的正确决策和政策选择是中国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当然,中国政府的强势也是造成中国经济问题的原因之一,使得政府职能转变变得紧迫起来。可以经常听到外国投资者对印度政府繁琐程序、腐败以及拖沓的抱怨。世界银行发展报告的一些数字提供了形象地对比(2004年数据):在印度开办一家企业需花费89天,而在中国只需41天;注册资产在印度要花67天6个程序,而在中国只要32天3个程序;执行一份协议在印度需要425天40个程序,而在中国是241天25个程序。

  经济发展

  印度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都不如中国,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经济结构、经济效率,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是问题的另一方面。综合各方资料见闻,印度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

  (1)印度在投资、外资双低情况下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

  英国2006年1月24日金融时报有文章称:“印度是在国家对新工厂和设备的投资额仅有中国一半、外国直接投资只有中国10%的情况下取得这一成就的”。并断言“中国的增长是大量资金堆砌出来的,而印度的增长则缘于不断提高的效率”。这一结论可能言过其实,以偏概全,但并不荒谬。有人测算过,中国投资回报率是17%,印度则为25%,中国每万元GDP的要素投入量是印度的3倍。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单位增长的物质消耗显著大于印度。还有的学者认为:“印度发展模式与中国模式最大的区别,主要在于国外直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程度。中国的经济发展,外需的拉动功不可没,而印度主要依靠内需”。国际有专家认为:“按国际通用的一些指标判断,印度的经济增长质量高于中国。”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整个经济和社会充满了活力,而印度这种氛围并不强。所有这些结论都是一家之言,但都值得我们注意。

  (2)印度产业结构具有独特优越性

  与传统工业化道路不同,印度经济起飞的引擎不是传统制造业,而是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制药业及精密机械制造业,四个产业约占出口额的30%。印度信息产业已成为国际品牌,全球一半以上的跨国企业是印度公司的客户,印度疫苗公认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印度还是转基因种子的全球供应商。印度单个制药企业不仅规模更大,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但在印度,十分落后的生产方式依然大量存在。在孟买,曾看到规模巨大的洗衣广场,成百上千的工人用最原始的手工方法,使用原始的水泥池,承担宾馆的洗衣服务。初次看到这种场面,第一个感觉是“匪夷所思”。

  印度服务业产值超过GDP的50%(中国约40%),近几年印度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62%,而中国仅为印度的一半左右,印度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业居世界领先地位。这就是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的由来,也是印度资源消耗(如能源)相对较低的重要原因。

  印度农业经绿色革命(粮食)、白色革命(牛奶)和蓝色革命(渔业),粮食自给有余,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产奶量则高居世界第一。

  印度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农业成为增长点,与中国近些年努力的趋向一致。但与中国形成反差的是,印度没有形成配套的工业体系,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发展滞后,许多事关国计民生的工业品依赖进口。落后的传统制造业和较高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使印度大多数商品没有价格竞争优势。如果中国完全与印度产业结构相同,可能根本无法在世界自立。

  (3)企业活力和民企规模略胜中国

  印度私营企业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和实力,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如,规模超过中国所有钢铁企业的米塔尔钢铁公司,具备汽车自主设计制造能力的塔塔集团等。相对而言,中国的私营企业刚刚发展了二十几年,要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还有一大段路要走。目前印度政府对外资还保留一些限制,以保护本国企业。例如对麦当劳营业面积限定不得超过150平方米,零售业仍然不对外资开放等,既保护了本国企业,也容纳了大量就业人口。

  (4)印度具有较好的“软”基础设施

  印度具有相对高效的资本市场和健康的金融体系,继承了英国殖民者留下的完备法律体系,有几百万受过良好教育、熟练掌握英语和西方文化,而工资很低的官员、工程师和技术人才。国外有专家认为:印度高等教育体系源于英国,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与国际接轨等方面均领先于中国。还有资料认为,从科研人员数量、质量、论文发表等方面统计,印度是世界第三科技大国。这些评价不一定准确,但印度在这些“软”基础方面的确拥有不可小觑的优势。

  印度是中国的镜子,值得我们认真了解,深入研究。

  2006年2月

  注:

  ①本文参考引用了我的同事丁宁宁“出国考察报告”,苏杨“当前印度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前景综述”的部分观点和数据,在此致谢。

  ②文中未注明年份数据,皆为2005年度数。

  压题照片:孟买街头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