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央行上调人民币贷款利率 > 正文
 

收缩信贷央行温柔出手 只收紧信贷而不收货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7日 11:31 财经时报

  央行4月27日突然宣布,将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提高27个基点(由5.58%上调至5.85%)。对于这一举措,业界几乎众口一词:出乎预料。原因是,此次上调贷款基准利率,央行并未按惯例事先“打招呼”,只是在当日上午,召集部分商业银行透露了一点精神而已。

  不过,《财经时报》认为,此举并不突然。它不仅明确表达央行意图,而且要比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剂猛药来得温柔。至少,它没有强行锁定资金,削弱金融机构的盈
利能力。

  其实,早在4月1日,《财经时报》就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有5大问题急需解决:平衡国际收支、资本价格过低、固定投资反弹以及消费疲软可能带来的通缩压力。一系列的问题,要求政府各宏观职能部门通过组合政策加以解决。而对于央行来说,到了该使用利率、汇率等价格工具的时候了(第657期B2版《央行启用价格手段,到时候了》)。

  其中,使用价格工具适度上挺人民币贷款利率,同时保持存款基准利率的稳定,文中则有明确判断。所没料到的是,央行一出手就直接上调贷款基准利率,把货币政策意图表达得如此直白——只收紧信贷而不收货币。

  中国经济(GDP)一季度增速达到10.2%,肯定有些过热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7.7%,明显强劲反弹;新增贷款达到1.26万亿元,显然超过了全年2.5万亿元贷款控制规模的承受能力。

  鉴于上述情况,央行必须收紧信贷已是毫无疑问的判定,而问题是用怎样的手段达到目的?当一些专家和市场人士几乎一致认为“应采用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财经时报》坚持认为:应当使用价格手段。原因在于:今天的货币市场存量之大,已经远非两年前可比,强行冻结部分基础货币,只会引发市场不必要的强烈波动,而对贷款增量的抑制作用,恐怕不会像提高价格那样直接。

  或许有人担心,提高贷款基准利率,会不会进一步刺激“热钱”通过房地产等投资途径更多地进入中国,从而增加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融资成本增加,会不会影响企业效益?中国的房地产和股市会不会受到不良影响?等等。

  这样的担心都是必然的。但细细考量就不难发现,“热钱”进入中国赌的是人民币升值,中国市场利率的上升虽说会给投机资本节省一点成本,但他们似乎并不十分在意。过去两年,“热钱”并未因中美两国的利差拉大而减弱进入中国的力度,恐怕就很能说明问题。况且,伴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美元和人民币之间利差的逐步加大,中国央行的利率政策空间实际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释放。

  过去的事实已经说明,“热钱”进入中国,主要还是通过贸易和民间汇款渠道。所以,减少出口,一来可以阻碍“热钱”通过贸易途径流入,二来有利于中国寻求国际收支的平衡。其实,适当提高贷款利率,直接增加企业出口成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起到货币升值、抑制出口的同等功效。

  至于民间的外汇汇款,只要人民币存款利率稳定,就不会对其产生鼓励的作用。

  贷款基准利率上调会影响多少企业利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规模以上的企业,一季度利润增长率高达21%,所以我们认为,就算融资成本略有上升,总体上不会对中国企业效益构成多大影响。

  另外,央行宣布贷款基准利率上调之际,恰恰是京、沪、穗——中国房地产三大热点地区

房价再次高涨之时,所以正好构成对冲;至于股市,上市公司利润快速增长的基本面,足以对抗贷款基准利率上调的负面影响。

  其实,人们还应当看到,目前的国际

原油价格、矿产价格、原材料价格依然涨声一片。这就是说,国际市场环境根本不支持中国经济过快的增长,至少它会使中国企业为之付出更高的代价。从这一点看,央行出手为经济降温理由充分。

  目前,值得各方注意的是,央行把贷款基准利率微幅上调27个基点,仅仅是一个“开始”的信号。尽管幅度不大,但足以表明中央的态度和决心。企业也好、地方政府也罢,尤其是商业银行,最好尽快收敛投资和放贷的冲动,否则迫使更严厉手段的出现,难免!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