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观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6日 09:2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金融时报》(4月26日) 中国经济在重塑其地区贸易结构 全球的资源型国家都在大赚外汇,中东国家得到了大量的“石油美元”,拉美和非洲国家从石油、咖啡、铜等的出口中获益,澳大利亚的资源出口推动其股市保持历史最高位。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也使中国与这些资源型国家的贸易变得密切。去年中国消耗了世界冶炼用煤的近一半,燃煤和铁矿石的40%多,和钢、铝、铜、锌的20%多。中国经济力量的增长在重塑其地区的贸易流和贸易组织结构。不仅如此,中国和世界各资源出口国的双边经济都出现繁荣——中国公司投资于苏丹、安哥拉和尼日利亚,中国也是智利、秘鲁、阿根廷和巴西的巨大出口市场。 澳大利亚也是个例子。现在中国是澳大利亚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发展对澳大利亚是天赐良机,澳大利亚的贸易出现了从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最快的增长,股市繁荣,失业率达到30年来最低点。但这也意味它对中国更加依赖。过去日韩经济的腾飞也推动了澳大利亚的增长,但和中国不同的是,日韩都是美国的盟国。 中国已经开始通过经济关系追求其战略目标(如试图影响铁矿石定价权)。澳大利亚已经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两国开始自贸区谈判,并签订出口铀的协议。其外交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如暗示在汇率和台海等问题上不再自动地追随美国。 《金融时报》(4月27日) 中国烟草业:对西方可能是双刃剑 中国的烟草行业正在经历激烈的转变,国家烟草专卖局正在关闭几十家工厂,减少香烟的品牌,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创造更高的利润。从2000年以来中国已经关闭了100家生产厂,留下了约44家。中国有世界最大的烟草产业,占世界三分之一的香烟消费者。去年烟草业实现工商利税是2400亿元,比前年增长约14%。 西方烟草公司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因为现在它们的销量只占中国的3%。如果中国市场开放,那么中国庞大的潜在消费者群体将意味着,西方烟草公司的全球市场一夜之间扩大40%-50%。但对西方公司来说,中国烟草业的重组可能是个双刃剑,中国公司可能出口并在海外扩展。中国在密切注视日本市场的变化,过去20年来日本逐渐引进国外竞争,结果是日本烟草公司在海外积极拓展。 吸烟的危害是中国公共讨论较少的话题。烟草业是中央政府最大的税收来源,占财政收入的近10%。前100家纳税大户有约五分之一是烟草公司。在云南、河北等地,如果烟草业下滑地方经济将会受到影响。根据经合组织的调查,烟草业在中国是唯一于1998年后国有股份增长的产业。 《纽约时报》(4月27日) 俄有意倾向亚洲能源市场 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表示,由于欧洲的不公平能源竞争阻碍了俄罗斯能源企业的正常扩张,可能会把未来的能源政策重点向亚洲倾斜,新铺设的西伯利亚输油管道可能会向中国、日本和其他亚太国家输送石油。 普京认为,俄罗斯企业在欧洲市场上总是遭遇不公平竞争。他表示,亚太国家发展迅速,它们在能源方面同样需要俄罗斯的合作。 据英国媒体披露,俄罗斯公司对英国能源集团(Centrica)的并购已经多次受阻。其首席执行官阿列克谢·米勒(Alexei Miller)说,如果他们在欧洲不受欢迎,将会转向亚洲等新的市场。尽管如此,能源分析家仍然认为俄罗斯不可能真的削减对欧洲的能源出口。 《卫报》(4月27日) 英国有知识分子吗? 有,而且是最好的。英国人通常都讳言自己是知识分子(intellectual),和在欧洲大陆不同,这个词在英国带有故意卖弄的意味。剑桥大学教授柯里尼在其新书《思想的缺失》中详细探讨了英国拒斥知识分子的历史,并认为英国缺乏欧洲大陆的知识分子风气。 知识分子的定义,应当是指取得一定独创性、分析性学术成就之后,通过媒体来讨论一些重要的话题,最后被公认为某一方面权威的人,他们还应不以追求权力为目的。 英国人不喜欢知识分子是因为其实证主义传统,没有欧洲大陆各国的抽象化、理论化风气。例如奥威尔曾形容萨特是“一袋子风”,诗人芬顿写道,“要么讲些有意义的东西,要么闭嘴。”对于德里达、阿尔都塞、海德格尔等人,英国人会这么问,“能否简明扼要?” 虽然口头上如此,但其实英国有欧洲最丰富的知识分子文化,关于理念、政策和作品,在英国要有比在法国更为真诚、实在和创造性的辩论,并更广泛地和公众结合。英国的知识风气虽然没有法国优雅,但更为积极。英国的智库数目仅次于美国,这些学者有很多的听众。英国有欧洲最好的大学,这些学校没有多少官僚作风,而是有足够的时间和公众分享知识。让法国人保留知识分子的虚名,而英国是实在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