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温和加息开启紧缩之门 为降低固定资产投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06日 09:0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孙 铭 北京报道 “这次提高贷款利率,是央行向市场发出的一个信号。”4月28日上午,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门口对记者表示。他进一步解释说,“为什么不上调存款利率?因为上调存款利率与鼓励消费的政策有矛盾。”
此前一天,4月27日下午,在央行主持召开的信贷形势分析会,也就是“窗口指导会”即将结束之时,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将加息的消息传递给了与会的各银行高管。 根据央行公告,从4月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58%提高到5.85%。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 此次加息,距离上一次2004年10月的央行加息动作,已一年半有余。 而当前的宏观背景是,进入2006 年,金融信贷形势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一季度新增贷款竟至1.26 万亿。招商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贷款增速高达33.2%,在资金来源中的占比也达到23.5%,高于2005 年平均20.8%的水平,成为推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目的是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直到吴晓灵在会议结束时(6点左右)笑着告诉大家,召集大家开会与调整利率“纯属巧合”,参加窗口指导会的银行业高管们这才恍然大悟。一位参会的人士告诉记者,去年央行调整汇率也是先召集一些银行负责人开会,在会议即将结束时宣布调整汇率的政策。 此次加息与过去有所不同的是,过去通常都是存贷款利率同时调整,但这次只调整了贷款利率,存款利率保持不变。而且,这次央行行动与业界的预期有所不同,业界此前预计央行可能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央行却“出其不意”地宣布加息。 央行行长助理易纲直言,这是央行传出的紧缩信号。为什么调贷款利率?是因为固定资产投资过多,新开工的项目过多,所以通过调整贷款利率的方式来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易纲认为,宏观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局面确实很难得,所以央行这次的手段是“微调”,不需要进行较大力度的调整,所以选择对贷款利率增加了0.27%,而没有动用存款准备金这样的“猛药”。 但是,从银行角度来看,这次贷款利率调整会导致银行利差扩大,是否会刺激银行增加贷款?易纲认为,“央行的加息是与窗口指导手段同时进行的,吴晓灵在会议上已经说得非常明白,所以通过窗口指导可以消除这种影响。” 高层定性:一季度贷款增长“偏快” “今年头两个月的数据还没有什么异常,但三月份的数据出来后,贷款一下子感觉增加很多,好像大家都说不明白是怎么增加的。”央行内部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这位人士分析,贷款快速增长主要是来自票据融资。“为什么企业这么喜欢票据融资?是否因为票据融资比贷款要宽松?还是因为去年受宏观调控影响,很多项目都趁今年继续增加投资?这里面的原因也解释不清楚。” 在4月27日下午召开的“窗口指导”会议上,有商业银行负责人也谈了对当前贷款形势的意见,但几乎所有行长都认为自己的银行没什么问题。由于时间关系,吴晓灵没让行长们详细谈下去。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在会上对银行面临的风险做了分析。 虽然从单个银行的角度看贷款情况没有太大问题,但从宏观数据整体来看,情况并不乐观。今年一季度的经济金融数据公布后,业界普遍对金融形势感到担忧。全年预定的是2.5万亿的人民币贷款增量,一季度就投放了1.26万亿,超过了全年计划的50%,业界呼吁央行进行调控的声音越来越高。 就在几天前的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还大声呼吁:中央银行要尽快当机立断,尽快出台趋紧的政策措施。今年一季度的宏观数据已经为央行的宏观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如果说一、二月份的数据还看不清,那么一季度的数据已经再明显不过了。如果该断不断,事后调控,容易助推经济的周期性。 那么高层目前对宏观金融形势的判断到底如何?对一季度的贷款数据是如何定性的?据央行有关人士透露,有些部委称一季度贷款投放是“猛增”,有些部委则比较温和地称为“偏快”,有些部委则认为总体上基本正常;而国务院则最终将其定性为“偏快”。 业界分析,央行做出的加息决策,正是基于国务院对信贷形势做出的“偏快”判断。 4月27日晚,当得知央行加息消息后,夏斌非常兴奋,“这次央行是在试探性地慢慢在动。从所采取的措施来看,央行可能感觉把握不准,所以先试一试,边走边看。”他认为,贷款利率提高而存款利率不变,扩大了利差,可能导致放松银根。如果说这个措施不行的话,不排除央行采取更严厉措施的可能性,比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认为,目前宏观经济运行似乎出现了某种过热的阴影,但到底是顺差、土地、投资还是其它什么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确认。不过阴影本身就能促使决策层下决心。所以这次加息,“是没有看清敌人,但似乎感觉到敌人的影子时,就率先朝影子放了一枪”。 为何选择不对称加息?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利率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记者注意到,贷款利率调整的消息公布后,房地产等资金密集行业对加息有诸多抱怨。房地产是否是这次加息最受伤害的行业?换句话说,央行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来给市场发出紧缩信号,但是紧缩什么呢? 钟伟认为,如果是2003年下半年到2004年第一季度,那么央行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也许是房地产、钢铁、电解铝等过热行业的问题,调控银根也能以行业预警、行业调控的方式进行,但是现在紧缩哪些行业还不明朗,毕竟第一季度信贷快速投放之谜没有令人信服地解开,所以央行只能采取一个普适的药方,就是温和加息。 由于加息对各行业的影响不同,央行要传出紧缩信号,为什么是贷款加息,而不是其它手段?此前业界讨论认为,调整存款准备金的手段要优于加息的手段。 钟伟分析,如果是提高法定准备金率,那么考虑到目前银行系统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有3个多百分点,因此央行提高半个百分点的准备金率,其实际效果不过是银行系统丧失了这部分超额准备金的利息。紧缩效果有限。政策的刚性也比较强烈。 他认为,如果是对称的加息,也就是存贷款一起加,那对银行而言并不利。目前银行系统是流行性过剩的背景下,产生第一季度信贷快速投放之谜。因此要发出紧缩信号,以提高信贷利率为适宜。就存款利率而言,银行的巨额存差以及低迷的物价,都决定了银行存款利息不仅不存在上行的可能,还有下降的压力。因此,央行选择了对贷款加息的政策。 另外,更重要的,正如周小川说言,提高存款利息与当前鼓励消费的政策相悖。 宏观调控下一步 光大证券4月28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如果考虑到贷款利率的上限早已经放开以及下浮10%的自由度,那么,根据2005 年4季度的数据,加权贷款利率水平为6.07%,仍然高于此次提升后的贷款基准利率,“这意味着利率提升主要影响着目前利率水平在5.03%-5.27%之间的一小部分企业,其他企业则完全不受影响。”对比准备金政策,这一政策的影响面和影响程度相当有限。 对于央行这次加息政策的效应,业界普遍认为实质作用不会太明显,更多的是一种信号作用。 央行研究局局长唐旭认为,这次央行的策略是微调,目前不必要动用准备金率这样的“猛药”。至于下一步采取何种手段,要根据现在政策的效果来定。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这次加息是一系列宏观紧缩政策的早期步骤,相信政府会采取进一步措施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膨胀。 而4月28日,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也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此次加息只是中国一系列紧缩政策的开始。 对于后续手段是否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国银行王元龙博士认为还有待观察。“存款准备金率虽然是央行三大政策工具之一,但属于猛药,不能轻易动,国外也基本极少用存款准备金这种手段。” 对于下一步措施,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王召研究员开出的药方是,先通过提高贷款利率解决贷款偏快增长的问题,然后可以动用其他方式解决银行的流动性问题。 “此次加息很可能意味着新一轮宏观调控的正式展开,此前发改委已经公布了一系列产业调控政策,接下来其它部委的调控手段预计还会进一步跟进。”钟伟表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