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怎样才能不变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9日 10:24 新京报 | |||||||||
生态家园 只有乡村恢复了清新空气、小桥流水、山村野景,再加上富裕起来的农民,才真正实现了“希望的田野”。 4月24日,农业部新闻发言人刘维佳介绍,很担心新农村建设“变味”。因为现在建设
那么,怎样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不“变味”呢?中国农民是最务实的群体,任何高深的理论如果不见到实效他们是不信服的;同样道理,任何经过多次论证的农业科学试验,农民们不亲眼看到效果,也不会去推广。他们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因此,提倡建设新农村,就必须让农民具体看到新农村是什么样子的。 根据具体调查和多年的思考,我认为,如果国家用10到20年的时间,能够实现下述目标,新农村就由概念变成活生生的现实了。 吃饱饭和吃好饭。吃饱饭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基本实现了,然而依然有1亿多农民需要脱贫,有2610万极端贫困人口需要吃饱饭,这是国家扶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在吃好饭上,我们却面临了新问题,那就是持续增长的乡村农田污染。由于追求产量,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过量使用,被秸秆带走的营养元素不能“过腹还田”,地越种越瘦,对化肥、农药的依赖越来越大。乡村土地和地下水严重污染,有3亿多农民喝不上清洁的水。 住上舒适的住房,用上自来水。舒适的住房是指有卫生设施,夏天有空调设施,至少有风扇;冬天有取暖设施,最好有暖气(土暖气)。经过消毒的自来水,可以方便地进入农户。就是这样简单的条件,我们奋斗了80多年,依然还没有实现。要实现这个目标,至今也并非易事。因此,要充分利用太阳能和乡村中的大量生物质能,改进建筑结构,实现节能和舒适的双重目标。 用上“管道”气,厨房变卫生。这里指的“管道”气,不是从地下取出来的天然气或煤气,农民们用不起。这个“管道”不是钢管而是塑料管,管子的一头通厨房,一头通沼气发酵池,乡村只要有秸秆、有牲畜、有人的活动,就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沼气。沼气技术已经成熟,但由于经济的原因,农民们还是用不起。这就需要政策的扶持推广。 三年每人都能够换上一身新衣服。这不是耸人听闻,中国的中年以上的农民能够3年买身新衣服的不多,新衣服是青年农民和孩子的专利。吾乡沂蒙山区老农的衣服30年没有变样,黑黑的或深蓝的中山服,概是因为耐脏之故。建设新农村,农民身上的衣服换了颜色,就是一个最大的标志。 有一些医疗卫生、公共交通、乡村图书馆等基础设施。这些设施曾在物质最困乏的年代都是具备的,但现在少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村村有阅览室,一些基础的读物增加了农民的文化;公共场所也“成就”许多青年男女的终身,就是流动的放影队也给孩子们增加了无穷的乐趣。如今,除了“村村通公路”做得较好,公共设施几乎不存在。农民看病难,看书更难。 有整洁的生态环境,村里有老“槐”树。目前,传统的乡村自然和文化生态正在悄然消失。公路两旁清一色的是杨树,仅有铁锹杆般粗,非常单调;村庄里没有了老槐树,池塘边的大树上“知了不再声声叫着夏天”,而且连池塘也被填掉了。有着浓郁乡村文化的宗祠消失了,有的地方,弯弯的小河竟学着城里人的样子给取直了,还铺上了水泥。所有这些,在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都应该注意。只有乡村恢复了清新空气、小桥流水、山村野景,再加上富裕起来的农民,我们才真正实现了“希望的田野”。 15年前,笔者曾经在英国的农民家里住了一段日子,英国农民的穿着谈吐、乡村的整洁、房间内的舒适程度,就连我们现在的大城市也难以媲美。我们还需要多少年赶上英国呢?我们需要明确目标,并且逐步实现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实在在地建设好新农村,使之不变味。 蒋高明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