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任兴洲:十一五期间需加快建国内大贸易大流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7日 16:31 《中国经济报告》杂志

  ◎ 任兴洲

  “十一五”时期,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特征都将更加明显,国内贸易发展将面临一些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与背景,发展国内大贸易、搞活大流通既是迫切需要,又有极强的带动作用。这些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效率的流通推动高效率的工业化生产

  “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的特征更加明显,工业化的推进不仅会带动工业自身强劲的投资需求,而且必然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

  许多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进程都证明,大生产要求大流通的推动。在工业化中期阶段,随着生产结构的不断高度化和技术水平的进步,特别是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在生产环节所占用的时间在全部生产和分销链条中的比重平均只占10%左右,其余90%的时间是处于流通过程中。因此,流通效率已经成为决定一国经济在一定期间内的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高效率的生产不一定产生高效率的流通,但高效率的流通一定可以带动高效率的生产。仅以物流成本和效率为例,据有关机构统计测算,我国2004年的物流成本为21%。当年实现的GDP为11.6万亿元。如果物流成本降低1%,就相当于增长了1000多亿元的效益。

  在我国,国内贸易发展相对滞后、流通效率低和周转速度慢、国内流通长期存在的成本高、效益差的痼疾,直接制约和影响着国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要实现“十一五”期间工业化发展的任务,就必须大力促进国内贸易的发展,建立起与工业化和大生产相适应的现代流通体系,实现国民经济向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的根本转变。

  直接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大量的非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专家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化率仍将以年均约1%的速度推进,到201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46%左右。这就意味着每年约有1000万至1200万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必然影响社会消费需求的总量和结构的变化。据测算,一个城市居民的消费量相当于2.7个或3个农民的消费量;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

  内贸流通的发展与城市化的推进有着更为直接和密切的关系。至少在两个方面作用很大。一方面,作为重要的服务业领域,内贸流通在吸纳就业方面作用明显。流通业对于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无疑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城市化的推进带来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流通业在满足新增城市人口的消费,解决生活服务需求方面是首当其冲。近些年来的城市化实践也证明,越是流通业比较发达的地方,越是城市化推进的速度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较多的地方。

  促进消费增长、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十一五”期间,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会进一步提高,人均GDP预计在2010年将达1900美元(按2004不变价格和汇率计算),跨入到中等国家(较低水平)的行列,这无疑会带动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也使整个社会消费需求有更快的增长(见表1)而最终消费的增长将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

  表1 中国GDP增速与最终消费率增长预测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GDP 增速(%)

8.1

8.1

8.1

7.8

7.8

7.8

7.8

7.8

最终消费率(%)

58.0

58.5

59.0

59.3

59.6

59.9

60.1

60.3

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

8.07

8.19

8.19

7.85

7.85

7.85

7.83

7.83

  资料来源:《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中国发展出版社。

  由于这些因素,我国也会合乎规律地出现国外发达国家在这一收入阶段的消费特征:一方面,消费需求的重点和结构向以追求提高生活质量和发展为主的小康型转变;另一方面,大量的新型消费品和服务产品涌入市场,丰富城乡居民的消费品需求,迅速扩大消费品和服务市场规模。

  消费结构的升级直接对内贸流通的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流通是连接消费的最后通道,与消费关系最为密切。流通的现代化水平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一国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的综合体现。流通的加快发展和流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于扩大一国的消费需求具有关键性作用。所谓流通现代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而在商品流通领域产生的变革、创新过程。流通现代化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经营连锁化;物流配送化;交易电子化;管理网络化;流通效率化;服务人性化。借助于现代化的业态方式和连锁经济营组织形式,加上广泛分布于城乡的多层次的商品市场和网点体系,现代流通能够以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实现着消费需求。而且,现代化的流通还能够改善流通服务、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不断引导和创造着新的消费需求。

  有效应对入世“后过渡期”在流通领域的挑战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进入入世的“后过渡期”,按照承诺,我国对外开放的领域进一步扩大。要继续开放农业和汽车进口,更要开放银行、保险、电信、建筑设计、旅游和运输等服务贸易领域。

  加入WTO对我国国内贸易领域的影响是现实而深远的。事实上,中国加入WTO,已不仅仅是商品流通领域开放多少市场,引进多少资金的问题,而是我国融入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现实对我国现行的国内贸易和商品市场管理体制、贸易组织制度、商品流通规则、市场准入制度、流通组织形式、企业运行机制、市场主体的发育,以及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商品市场的现代化等诸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国内贸易的发展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资金、技术、劳动和产品等都已实现跨国界流动,各类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重新配置。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发展战略,进行全球化的采购、生产和销售,企业扩张已经突破国界的限制,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经济贸易关系不断加强。这一发展趋势,迫切要求我国必须打破国内地区封锁和内外贸分割的传统商品市场流通体制格局,发展国内大贸易、大流通,尽快实现全国市场的统一性,实现内外贸结合,农工商协调,协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更好地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主动应对入世“后过渡期”的诸多挑战。

  基本过渡期结束后,随着数量、地域和股权比例限制的取消,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经过十年左右的磨合和适应,开始进入战略性的发展和扩张期,有步骤、大规模地开店和铺设包括零售网点、物流配送中心和信息系统在内的在华流通网络。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外资开始重点采取大规模并购的方式实现扩张,对国内流通企业带来严峻挑战。加快国内贸易发展,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能力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

  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加快服务业的发展,这也涉及我国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

  内贸流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分支,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承担着双重任务:

  一是作为发挥市场流通和传导功能的行业,商品市场和流通产业的发展对于其他产业的发展、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实现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无论是产业部门生产所需原材料的组织和流通,还是产品在市场上的最终销售,都离不开市场流通环节的合理组织和高效运行;

  另一方面,作为传统产业,商品流通业本身也面临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任,流通现代化的任务也相当繁重。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商品市场和流通产业的经营方式、组织形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进一步推动了商品市场网络化、经营方式和商业业态多元化的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和现代物流技术的快速进步,将给流通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从而要求商品市场体系和流通体制改革能够为流通生产力的创新与发展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和条件。

  有助于缓解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

  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已基本走出“短缺经济”的制约,市场供给能力大大提高,以市场有效需求为主导的商品“买方市场”格局已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商品市场买方市场的格局不会改变,有些领域还会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商品市场的发展程度和流通渠道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市场需求的实现程度。由于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城乡流通的阻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而大力发展国内贸易,健全商品市场体系则能够部分解决这一问题。

  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缩小城乡差别

  目前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大,一定程度上表现在流通业的发展差距过大,例如:城乡零售市场规模的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市场比重的差距继续扩大;城乡零售业态结构差距大等等。我国农村市场是一个有着巨大消费潜力的市场,这不仅因为农村拥有全国70%的人口和消费者,而且国家工业化的实现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都不可能离开农村市场的发育和建设。但目前我国农村市场发育还相当缓慢,消费水平和能力非常低,县以下地区实现的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全国的13%,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商品规模的扩大和工业化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因此,在进一步完善商品市场体系的过程中,促进农村市场的发育将是重中之重。

  在“十一五”时期的内贸流通发展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的流通体系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以最快捷的方式、最低的成本推向市场,将农民需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尽快地送到农民手中,从而真正地解决“买难卖难”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渗透性更强的批发和零售方式、以更合理的价格向农民提供工业消费品。真正使农民享受到工业化和流通现代化所带来的好处。同时,大力发展国内流通,还能扩大就业,更多吸纳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打破地域分割,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十一五”期间,要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其前提是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东部地区集中了大量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行业,如汽车、家电、机械装备、化工产品及信息技术产品等各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均在国内市场占有较大的份额,而中、西部地区则在农产品和能源等资源产品方面具有相应的比较优势。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表现在内贸流通发展的不平衡性。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商品市场发育很快,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多种经营方式和业态形式促进了商品市场的发展与繁荣,这些地区也成为国外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之地。但我国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商品市场发育相对迟缓,新型流通方式和市场形式发育较少,吸引内资和外资的条件相对较弱。

  因此,在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体系中,如何结合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商品市场体系建设,逐步缩小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是一项重要任务。中西部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市场可开发和利用的空间比较大,这些是中西部地区的优势所在。促进各地区市场的平衡发展,是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是一个重要途径,为此,必须消除现有的商品市场中存在的封锁和分割,以市场和资本为纽带,促进商品和要素的合理流动。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