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不该有额外代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7日 10:13 半岛都市报 | |||||||||
在胡润“2006中国慈善家排行榜”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以2.33亿元位列第五,成为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之一。然而,这位慈善家最近却碰到了麻烦:吉利决定资助1000名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完成大学学业。掏钱不难,难的是还得花更高成本找到1000位名实相符的受助人。因为他们上过当:“穷孩子”摇身一变,原来是当地领导之子。为了寻找到1000名真正的贫困生,吉利集团竟然要花费200万元以上的“寻找”资金。(4月16日《人民日报》)
我曾经看过一个报道,大概的内容是讲“中国企业家不慈善”。依据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统计显示,目前在我国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1000万家企业中,仅有10万家曾经为慈善事业捐过款物,另外99%的企业则从未有过慈善捐助记录。于是,有舆论指出,“中国企业家不懂散财之道”、“富不外露”甚至“为富不仁”,板子果真全能打在企业家身上吗? 一个老百姓,特别是在政府机关工作的公务员,应该时常会碰上援助灾区、扶危救困等各种各样的捐资活动。然而,与老百姓的捐助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教育捐款、扶贫资金、救灾捐款被挪用的现实。我们的捐款到哪里去了?这常常是每个捐款人想知道,一般情况下却无从得知的事情。 慈善的“额外代价”是社会风尚的一面境子,从这面镜子,我们可以看到诚信资源是何等的稀缺。而这种诚信的沦丧,恰恰是政府对慈善大包大揽的结果。现实中,哪里有了自然灾害,往往是单位一封倡议书,领导捐多少,副领导捐多少,接下来职工又该捐多少,大家心里都有本账,不仅没有丝毫愉悦,甚至还颇有怨言。到最后,电视台拍一下,报纸报一下,就算完事。对于捐款捐物的分配情况,缺乏透明的监管机制。 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乞丐,其实对于乞丐,并不是人们不想掏腰包给他们一两块钱,而是,这些是不是真正的乞丐,首先就令人怀疑。正是这种辨别的成本,使许多人变得很不“慈善”。同样的道理,捐款这笔糊涂账一天不算清,中国就永远不会有发达的慈善事业。 彭兴庭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