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收费高低应由公众评判 高了点还是高了很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7日 07:51 舜网-济南时报 | |||||||||
在近日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财务司专项资金处调研员华成刚表示:现在我们大学普通高校的学费,大概一个学年4000元左右,这个收费标准是2000年的水平。当然学费对农民和贫困家庭来说,是高了一点,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政策体系,基本上可以保证大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4月26日《东方早报》)。 这一句“高了一点”,让老百姓等了多长时间!这个认定显然是在舆论压力下如挤牙
对当下中国大学收费高低的评判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事实判断,即大学收费在事实上高还是低;一是价值判断,即这种高低好不好、可不可接受、要不要改变——事实判断其实是一个不需要主管部门认定的东西,大学收费高还是低,作为承受者,公众最有发言权;如今的现实正是大家都喊“读不起书上不起学”,教育部门即使不承认而事实也是客观存在。在大学收费的判断上,最核心的判断应该是价值判断,即高收费“可不可接受”和“要不要改变”的问题;一个负责任的公共部门,应该把事实判断留给公众来作,尊重公众的意见,自身则专注于价值判断层面的评判。 可以看到,此次坦承大学学费对困难家庭“高了点”,教育部只是在事实判断上松了口,而在价值判断上,仍然坚持论证当下大学高收费的合理性。强调“学费对农民和贫困家庭,是高了一点”,是想说“学费对更多群体是不算高的”;强调“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政策体系”,是想说“国家已经对高收费作了政策补偿”——总之是传递出这样的价值判断:当下的高收费是可以接受的,用不着改变。 好一句“学费对农民和贫困家庭来说是高了一点”!在这位调研员眼里,农民和贫困家庭似乎是我们这个国家中非常小、可以忽略的一个群体。别忘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国家,农村占了这个国家的绝大部分疆域,以农业为生的农民占了这个国家绝大多数的人口,高校收费让农民读不起大学,这样的高收费能接受吗?拿农民收入来比照高校学费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基本良知,也应该是对大学收费价值判断的基线,岂能轻视这个最庞大的群体。 说“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政策体系,基本可以保证大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也是想当然的判断。首先,助学贷款政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别忘了,去年教育部曾经高调批评过八省市助学贷款走过场,在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方面毫无作为,某省甚至一个也没贷出去。最重要的是,助学贷款只是缓解高收费的一种方式,只能延缓了贫困者面对高收费的窘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沉重的银行债务是需要还的,助学贷款使贫困大学生一出校门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这样的“政策补丁”岂能作为高收费的支撑?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