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冰尧:引进依赖陷阱预警国家经济安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5日 10:22 中国产经新闻 | |||||||||
撰稿/CIEN评论员 朱冰尧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有这样一个提案:题目是《关于建立国家经济安全体系的建议》。建议提出,“跨国并购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特征,是企业和国家经济走向全球舞台的必经之路。但是,在跨国公司扩大占有其他国家市场时,往往使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经济受到很大冲击,甚至会威胁一国经济安全。”
在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大舞台的同时,由此带来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曾明确提出,要有效防范和应对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 《孟子·告子下》云:“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影响世界的盛世之下,我们同样要“忧患”全球化趋势深入国内经济所带来的种种风险。 “拉美化”的经济前车之鉴,有必要让我们警醒于外资入侵与技术垄断等经济安全危机,同样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机制,从而实现经济的互利双赢而不是“引狼入室”。 所谓“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不至于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遭受过多的损失;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 目前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国家关系实际上核心就是利益关系。国家安全利益是双边或多边战略中国家关系的首要基础。而与经济利益相比,安全利益则是决定国家战略关系性质的首选。 因此,随着全球化对中国市场的进一步渗透,构建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机制,确保中国经济安全持续发展,已成当务之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战略资源安全、金融安全、本土产业安全的生态安全等问题都是关乎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经济安全问题。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更要防止和化解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安全带来的威胁,确保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有关专家认为,中国在现阶段要重塑国家安全新理念,构建21世纪的国家经济安全总体战略,增强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的迅速反应能力和临界处理能力;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包括国家科技竞争力、金融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教育与环境竞争力,以及经济体制与人力资源开发竞争力;加强制度创新,构建国家经济安全的防御体系,根据我国的资源占有和需求情况,建立一定规模的国家经济资源战略储备和保障体系,从而为国家经济安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当然,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外部力量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正面效应。中国经济毕竟不可能像从前那样通过“闭关锁国”实现自我发展。而且历史经验证明,封闭发展最终的结果就是“列强瓜分”。但在积极应对外来经济要素对国内经济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的同时,目前也是中国开始考虑嵌入内生战略的最佳时期。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完成了财富的原始积累,开始形成了满足生存需要后的剩余,为嵌入内生增长模式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处在升级中具有弹性的中国产业结构也是嵌入内生增长产业的最佳时期;另外,目前是中国导入新的引资战略,避免陷入引进陷阱的关键时期。目前各地存在过度招商引资,已经出现了引资依赖的苗头,如果不对这个趋势加以有效控制,就有可能陷入引进依赖的陷阱。 实际上,每一笔外资、每一项国外新技术、每一个资本庞大的国际大商场都有着潜在的引进依赖危险。当这样的引进从量变走向质变之时,就是我们的经济安全出现危机之时。因此,细致观察每一个引进项目,加大自我知识产权的力度,是预警国家可能面临的经济安全危机的首善之举。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