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垄断行业免费午餐 让改革成果惠及于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4日 08:50 红网 | |||||||||
罗瑞明 “电、煤气、天然气、煤等能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计量、收费,不得向本单位职工和其他居民无偿、低价提供能源产品或者实行包费制。”这是《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作出的一条明确规定,能源生产和经营性企业从此将不能再吃“免费的午餐”。 (4月23日新华网)
对公益事业、垄断行业自用自拿的“垄断福利”,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一次又一次的疾呼,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无疑为遏制行业的不正当谋求“免费的午餐”划了个句号,这是人心所向的。但是要彻底改变垄断行业“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不正当行为,光靠个别《条例》的约束、限制还远远不够。没有了免费的午餐,也许还会出现免费的面包,免费的牛奶,免费的…… 垄断企业所处的地位优势,形成内部的收入、实惠都是一般的企业所不能比拟的,他们财大气粗,“饿死的骆驼比马大”。垄断行业的高收入是个不争的事实,在额外的收入中,人们明显感觉到的除了“免费的午餐”,还有高奖金,高福利,有的行业每人每月所发的奖金就足以抵得上一些低保人员半年的生活费。 在乱发乱支增大成本的费用之外,垄断行业之间还有一种互相惠及的内部潜规则,如:乙单位给甲单位提供优惠的物源,甲单位返利与乙单位优惠的产品,互通有无,互利互惠,不露声色。这种利用自身的“优势”做交易的手段更为隐蔽,查无踪,核无影。你纵然取消再多表面“免费的午餐”,也难以取消这背后的“牛奶、面包”。假使你就是查出有此方面的嫌疑,他们也能打着工作关系,合作需要等借口,理直气壮的遮挡。 垄断行业独行寡市,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排它性,其内部的成本,盈亏很难有一个科学的对比性。它的成本多大,利润多寡,最大效能是多大都缺乏可行的参数。而垄断行业却有自己的计算方式,一但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影响到自己的既得的利益,他们就会不遗余力,装出一付很穷、很无奈的模样,于是乎一些听证会,专家学者的讨论会就会应运而生,最后买单的又是老百姓。 《条例》对于垄断行业治标是个明显的进步,可谓是打破了几十年一贯制心安理得“享受免费午餐”的约定俗成,但是这种打破只是皮毛,还不能治标。垄断行业明的免费午餐取消了,但是还很有可能从其它方面“堤外损失堤内补”,他们的“牛奶和面包”还是很充足,回旋余地还是很大。甚至于有的还会以此作为涨价的契机。 安徽的做法是个进步,很值得肯定的,虽然只是踏出了第一步,但有了第一步可能就会有第二步和第三步。但是要想限止垄断行业攫取公共利益,把公共资源还原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单靠一、二个条例和规定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只有从如下方面入手才能更有效的防范和杜绝。一是打破垄断集团的霸主地位,引入竞争机制,让实际的价格浮出水面,让民众实实在在的看得到摸得着的消费;二是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内部管理制度,由局外监督部门予以审计督查,严格控制价格。三是严惩部门内部以权谋私的现象,发现部门和个人谋取私利的行为视为贪污查处。四是接受民众的监督检查,完善听证会制度,提高听证会民众代表的比例,涨价部门要求涨价必须事先将其成本核算、人员结构、收入分配状况公布于众。对一些涉及人民生活必需品大的价格调整,可以尝试网上投票或者公民直投。五是选好公益事业部门负责人,特别是选好“一把手”,建立“一把手”问责制。我想只有这样才能把公益事业、垄断行业的行规、行风趋向于正当,让改革成果惠及于民。 某些垄断企业负责人动辄以“国际惯例”来为员工的内部福利辩解。但是,他们可能忽视了一点:只有当企业是私人经营的,且该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这种企业内部福利才是无可訾议的……[全文] [评论] 电力系统职工可以免费用电,燃气公司职工使用优惠燃气,甚至连地铁员工的亲属都可以乘坐免票地铁……如此垄断性行业靠其“区位优势”安享“垄断福利”的美好时光,在安徽恐怕将一去不复返了…… [全文] [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