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油价无理性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4日 00:18 中国经济周刊

  ★文/陈鸣初

  近期,国际油价似乎再次逼近每桶70美元的大关,即将成为去年“卡特里娜”飓风后的新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出警告,能源价格居高不下会加剧全球经济失衡,并使得全球经济出现危机的风险大大增加。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警告,人们再次期待着国际油价的理性回归。

  政治因素助推油价

  油价不可能很快走下坡路,不仅因为石油的需求难以降低,还在于石油的供应能力实在有限。现在,原油市场所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第二大产油国伊朗和联合国在核问题上的僵持。此外,尼日利亚的动乱也导致原油市场上每天减少超过50万桶的原油供应,而墨西哥湾每天的原油供应也因为去年的飓风而减少了超过30万桶。

  尽管存在着各种对于原油供应的担心,美国原油库存还是达到了7年来的高点3.41亿桶,而这还不包括美国6.85亿桶的石油战略储备。原油库存的增长证明市场可以承受一定的风险,但更多的是对地理及政治上不确定因素的反映。

  油价通胀水涨船高

  2002年初到2004年底,美元指数由116.82下跌到80.57,下跌幅度达31%,而这两年油价大幅飙升,尤其是2004年以后,用美元表示的原油价格不断刷新历史新高。但同时用黄金表示的原油价格却并没有创出历史新高。

  如果说美元指数的贬值是相对贬值的话,那么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则会使绝大多数货币绝对贬值。2005年由于美联储的连续多次升息,使美元指数又有所回升,截止目前,回升幅度超过10%。但是,美元加息接近尾声的预期使美元反弹的空间受到限制,而美国不断增加的贸易赤字终将使美元承受不断贬值的压力。同时,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通常伴随着通货膨胀,这样黄金、原油可以保值的金融属性就会显现出来。

  到目前为止,美元贬值对这轮原油价格上涨大概起到20%以上的作用。今后,一旦美元币值不稳,黄金大幅上涨还会助推原油价格上涨,而高利率常常与高通货膨胀相联系,这样原油价格自然会水涨船高。

  需求增加乃是本因

  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强劲增长导致对原油需求的增加推动油价上涨。从2002年开始,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均有所加快,尤其是2004年世界经济经历了25年间最强劲增长。

  同时,全球低利率政策下的高投资率引起石油等能源消耗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石油需求增长超过预期,2004年全球平均每天对石油的需求是8240万桶,增长达到3.4%,而2005年世界经济仍然是高速增长,对石油的需求增幅达到1.3%。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拉动了油价上涨。

  1999年与2002年,世界石油都出现供需缺口,而这两年正是原油价格开始上升的年份;2001年世界经济大幅回落,原油的价格在这一年也出现回落,2003年以后世界经济的强劲增长导致对原油需求的强劲增长,从而推动原油价格迅猛上涨,可见,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增长是原油价格上涨的本质原因与最终推动力。

  理性寻找油价理性

  事实表明,

国际油价并不会因为美国石油需求的减少而走低。如果油价超过70美元,那么各地的能源消费将会减少,而如果下降至每桶50美元,OPEC将进行减产。更多的现象正在表明,只要美国、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持续增长,那么油价似乎就会继续上升。

  作为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美国没有任何降低需求的意愿。在这个时候采取了最负责任的能源政策的国家其实是中国,中国已经谨慎地限制了本国的石油需求。上月,中国刚刚提高了

成品油价格,决心提高自己的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当然,这也是为了减少国有石油
化工
企业的亏损。

  我们每刻都在试图寻找在何种价位才会出现理性的原油需求,但我们更需要在寻找需求和价位时的理性。否则,油价就没有理性可言,也许油价根本就没有理性。目前,OPEC影响市场的力量已经大大减弱,OPEC能够影响油价的惟一方向就是让油价继续上涨。但事实上OPEC要实施这样的影响也不可能,因为当油价超过60美元一桶的时候OPEC还要去减产的话,它将面对巨大的政治压力。如果消费者希望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占到上风,只有一个真理:克制自己的石油需求,并尝试远离石油而采用其他替代品。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