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高油价难降出租车公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 02:15 中华工商时报

    □高初建

  北京市发改委于18日公布了北京市出租汽车租价调整方案,拟将现行的1.60元/公里上调至2.00元/公里。关于这一调价方案的听证会,将于近日举行。

  尽管我很少乘出租车,但对北京出租车费的调价方案我表示坚决反对。

  据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官员解释,此次调价的原因是油价一路上升,而出租车租价已经几年未动,经营企业负担过重,上调价格实属不得不然。同时,有关部门介绍,租价调整后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企业为驾驶员办理社会保险和车辆第三者责任强制险,弥补燃油涨价造成的成本支出,以及应对油价波动等方面。这些解释,听起来蛮有理由,但实际上缺乏说服力。

  首先人们要问一问,

出租车公司的经营状况究竟怎样?他们的成本构成包括什么?营业收入和利润有多高?有资料表明,由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出租“车份”最高限是每月5175元,但有不少双班车上缴的“车份”比这个标准还要高。(驾驶员交了这么多“车份”,居然没有
社会保险
?)因此,虽然近几年油价不断上升,出租车公司仍然有相当可观的利润空间。如果为了缓解燃油涨价的压力,出租公司完全可以减少“车份”,降低利润,但他们偏要采取让驾驶员和乘客分担成本的做法,这当然要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

  很多人注意到,出租车行业一直是所谓的“特许经营”行业,事实上形成了行政垄断的格局。数万辆出租车缴纳的数以亿计的“车份”,扣除税收和必要的支出之外,相当大的一部分用来养活大大小小的出租公司的管理人员,在客观上加重了出租行业的成本。人们不禁要问,出租车行业现行管理体制难道不能打破吗?如果将这个行业放开,鼓励个体经营,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牌照发放、法规培训、税收等方面的监管,那么,政府的收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驾驶员和乘客会从这一改革中受益,真正受损失的只是少数人。

  出租车行业说到底是服务于百姓的,事关人民群众的日常出行是否便利。据说,北京市有关部门认为,出租车涨价之后,“乘客出行每乘次增加支出约2.81元”,似乎算不得什么。且不说这个统计数字是否科学准确,人们要问的是,老百姓增加的支出哪怕不多,难道就可以漠不关心吗?我们一再讲,群众利益无小事,执行要以民为本。为什么一到具体问题上,就把这些道理淡忘了呢?

  我们建议,出租车车价是否上调,必须多听听老百姓的意见。在企业可以让利,可以自我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在有关主管部门能够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之前,目前的调价方案应该缓行。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