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继学:市场经济本身给不了公正与社会主义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 13:59 红网 | |||||||||
在反思改革中,围绕市场经济的争论最为激烈。一种观点认为,当前出现的社会经济矛盾特别是贫富两极分化,都是市场经济导致的结果;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恰好相反,这些经济矛盾的出现正说明市场经济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本身会消除甚至解决这些问题。 在我看来,市场既不是导致两极分化的直接祸首,也不是消除贫富差距的观世音。
从理论抽象的逻辑看问题,市场也罢,计划也罢,都不是具体的个别社会经济范畴。从最一般的意义讲,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是存在于一切经济社会最为一般的范畴;而商品、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则是存在于特殊经济社会的范畴;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却是存在于个别经济社会的范畴。将公平公正以及贫富差距之类的问题直接归结为市场、计划之类的特别问题,是不分逻辑层次的理论混淆。 市场自由主义认为,市场的充分发展必然最终导致公正公平,因为市场首先提供了机会均等与公平。每个自利的经济人在为自己的利益活动中,整体上造成社会的公平。市场国家主义则认为,市场本身的发展不能导致公平公正,而只能造成两极分化,因为这是一种“马太效应”过程。自发的市场发展必然引发穷者更穷,富者更富的结果。只有政府干预方能调节财富分配,遏制两极分化。自市场经济开始它的生命史以来,有关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的争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每当社会经济矛盾尖锐的时候,这种争论与理论冲突显得十分激烈。这是一十分复杂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大体说来,每当两极分化愈演愈烈的时代,国家干预便盛行得势,而当经济萧条、市场低迷的时代,自由主义便将抬头。前者高举公正大旗,后者坚扛效益标牌。 在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永无休止的争论中,理想主义者想出的最佳方案是:两手抓,一手抓公正,一手抓效益,两手都要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组合出现的机率几乎等于零。没有两头甜的甘蔗,没有鱼与熊掌的兼得,没有速度与效果双优先的路径。当着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异常尖锐时,只能直奔最主要的焦点,或者公正,或者效益。解决了主要矛盾再说其它。中国农村最初的改革,难道不是这样做的吗? 新近关于市场化反思的交锋中,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种观点认为,市场化改革应当为当前改革出现的问题负责,加强计划性与宏观干预是解决问题的出路。一种观点认为,当前出现的贫富两极分化不是市场化的结果而是市场化不彻底的结果,乞求计划解决问题是改革的倒退。交锋的双方都犯了一个共同错误,将特殊层次的范畴作为个别层次范畴来对待。市场经济作为涵盖若干经济社会的范畴,它不涉及个别经济社会的性质,它给予不了一个市场经济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同时它也不是破坏社会公正公平的直接祸首。朝着市场经济喊公正公平,朝着市场经济要社会主义,是提错了神,找错了人。 那末我们究竟应当向谁要社会主义,要公正公平?说到社会主义,等于说到了一个聚讼纷纭争论不断的论题。尽管如此,我认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大约是社会主义方向上的共识或者接近共识:尊重劳动,尊重劳动权;在承认经济差别基础上追求共同富裕;在公正与效率的关系上公正优先,除非社会经济发展到了危机边缘;社会为全体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公共福利;反对贫困、消除贫困;消除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等等。现今提“社会主义”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前。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随着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入与丰富,特别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经历了苏东之变,经历了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其内涵更加丰富,更加科学,更加贴近全体民众。从学理上说,我们应当向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要社会主义,向决定经济制度发展方向的那些机制要公正公平。是什么决定经济社会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这是一个旷日持久争论的问题,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问题,我们很难在一篇小文章中说得清。但是我们知道,决定个别社会经济性质的,决不可能在决定特殊一类社会性质中找到答案。 上帝的归上帝,凯萨的归凯萨。不要为难市场经济,也不要为难经济的计划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已经存在于问题的发生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改革中前进吧! (稿源:红网) (作者:巫继学)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