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中国应为世界自由贸易秩序摇旗呐喊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6日 17:40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王延春 北京报道 经济观察报:中美贸易逆差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真有那么严重吗?中国为什么向美国抛出这么大的采购单? 陈志武:美中贸易逆差的确是个现实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影响到中美贸易的平衡。
但同时,最近关于美中贸易逆差问题吵得很凶,主要与美国中期大选有关,现在距离选举还有6个来月,时间越来越紧迫,议员们为了拉选票,还会继续大肆鼓噪美中逆差问题。 胡锦涛主席即将访问美国是非常大的事,按照以往中国的习惯,也是国际外交上惯常的习惯,希望在访问前制造一下气氛,为访问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中国这样大单采购,也会减少一些来自美国政客的压力。 美国与日本在上世纪70-80年代,逆差也很大,那时候这个问题也给美国选举带来了“渲染”的机会,围绕美日贸易逆差,政客之间展开了白热化的辩论,成为竞选最好的“选题”。 去年美国跟加拿大与墨西哥的贸易逆差一共为1340亿美元,跟欧盟为1240亿美元,跟日本为827亿美元,跟印度为160亿美元。尽管如此,但政客不会拿这些国家来做政治炒作,而要拿中国做炒作。如果换到是印度,也许美国不会反应如此强烈,不会有这样激烈的冲突。为什么呢? 其背后更多的是价值观与制度上的差异。跟加拿大、西欧、墨西哥、日本一样,印度从体制和价值观上更接近美国,两者有更多的共同点。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以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政客“找茬”的空间也很大。 经济观察报:每年一个大单,究竟有多大效用?这些采购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平复美国的不满? 陈志武:我担心,如果为了熨平中美贸易的不均衡,出于政治目的而非商业行为,这样的采购会使百姓付出更大的成本。 为政治买单,代价不小。并且从根本上看,这种经济交换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效果很差。在中国看来,认为买别人的东西了,就是示好,就是给你实惠,那么就认为对方会很领情,是好朋友了。其实这个价值观与西方国家是有差距的,中国与美国价值取向是不同的。中国这次给美国送了一个大单,买了一大篮子货,但不要以为今天买了一篮子货,明天就可以拍拍手完事了。 但也不可否认其政治效果。如果不买,也许更糟糕。那些议员们将有更多辩论的口实。尤其是买飞机,一下就是几十亿美元,影响比较大,马上可以彰显我们的诚意。这比买软件等服务产品的政治效果、舆论影响要大得多。外交公关上也比较好看。只不过这种交易的时效不长。 经济观察报:如何评价未来中美贸易关系的未来趋势?在改善中美贸易平衡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陈志武:目前,中国必须有大思维,这不只是涉及到美国的问题,而且涉及众多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有必要重新审视世界趋势,理清在正在发生的新格局下的中国道路。 过去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中国很幸运,正赶上冷战结束、世界经济不断全球化,正赶上自由贸易日渐盛行的时代,给中国利用众多劳动力发展出口制造业带来空前的机会。 但是,中国不能假定,这种有利于“自由贸易”的世界秩序可以永远持续下去。实际上,现在,就在当下,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不仅在美国,而且几乎在所有各大洲,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保护主义观念甚嚣尘上。 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和印度的出口行业对许多国家的人民的确带来巨大的冲击。美国的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等制造业公司正在全球化的压力下不断裁员,几万几万地裁,美国南卡、北卡州的家具业和纺织业已基本关门了,使许多人失业,这些不是虚构的小说,而是现实。 对西欧国家也如此。一周前我去意大利,那里的业界和政界也都在讨论中国和印度对他们的冲击,服装和鞋业历来是意大利、法国的主要产业,现在中国的出口把他们的这些行业挤得路越来越窄。欧盟国家的退休人口已快接近三分之一,如果他们可以工作的都找不到工作,他们怎么养活他们自己和退休者?这些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冲击。 把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这些事情联系起来想,对中国这样的出口导向型经济非常不利。未来中国面临的贸易环境将更加严峻。这些国家会越来越保守,也许“烧鞋”事件会越来越多。出口企业的日子会变得更难过。 中国现在就应该意识到,那些曾经扛起自由贸易大旗的国家正走在反方向的路上,美国如此,欧盟如此,拉美就不用说了。在这种时候,中国最需要维护并进一步推进自由贸易,维护有利于自由贸易的国际秩序,通过外交途径和各种国际场合不断地为自由贸易去游说,中国最应该为建立世界自由贸易秩序摇旗呐喊。 除此之外,中国要立足扩大内需,启动国内的消费,通过制度改革将国内的消费激活。从而使中国内需动力被完全释放出来。尤其是中国的第三产业,有许多潜力可挖。这样,一方面美中逆差将逐步缩小,另一方面使中国经济减少对出口市场的依存度。如果不这样,中国经济只能继续走出口导向型之路,继续保持70%以上的外贸依存度,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艰难。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