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真正的慈善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 01:32 第一财经日报 | |||||||||
也许是胡润先生认定4月11日是个好日子,2005年和2006年都是在这一天推出胡润版的中国慈善榜。如果说,这个因排行榜而在中国出名的英国小伙子,过去吸引中国人眼球的,主要还是以财富数量排名的富豪榜,那么,今天在中国人眼里,即使不说对慈善榜的关注度大过对富豪榜的关注,起码二者也是不相上下。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人对慈善事业的日益了解和日益关注,慈善已经不是人们只可以远远观望的,而是可以触摸到的了。
20多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观念的解放,使中国人有机会接触慈善,并且有可能成为慈善家,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我们看到许多人的善举,当我们听到有的企业家愿意被人们称为慈善家,我们看到了慈善事业在中国的希望。 然而,慈善事业应当也是有公信力的,绝对不是说人富了,拿几个钱捐给某些人或某些事,就算做了慈善事业。也许那是做了善事,但离把慈善作为一种事业的要求,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慈善家到底捐出了多少钱;二是这些钱捐到了哪个方向。 先说第一点。许多人都愿意戴上慈善家的帽子,其中大多数人也愿意披露说自己捐出了多少钱,因此才有胡润统计出的一个长长的名单和一个大大的数字。然而,这个名单和这个数字有没有经过严格的统计和严肃的审计呢? 统计慈善捐款的数字其实是个相当艰难的事情。 因为一般来说,企业家或慈善家们捐款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捐赠到某些项目;二是捐赠给某些慈善机构或政府;三是建立自己的慈善基金会。按照我国现在对慈善事业的管理模式,第一种做法,公众是没有可能去获得准确的捐款数量的,甚至不会知道所谓的这些钱进了谁的账户;第二种按说应该比较准确,因为是交给了相对有公信力的机构,但是,中国的慈善机构一般会以捐款人要求保密或无可奉告来搪塞询问者,公众没有可能去作调查;而第三种做法,一般是捐款人自己成立一个基金,由自己或自己选定的人来操作这个基金,钱说起来是做了公益事业,但是有些他们自称的公益事业其实一点也不公益,更不要说还会有人谎报慈善捐款的数字以图那顶慈善家桂冠。 也就是说,三种做法都不能使公众准确地知道这些慈善家,或者是希望自己成为慈善家的人到底在慈善上捐出了多少钱。 再一个问题是慈善的钱捐在了哪里? 从这次胡润排出的慈善企业排行榜上看,一共列出了慈善捐款的十个领域:教育、健康、灾害、科研、环保、公共建设、体育、疾病、扶贫和文化,也统计了捐款的数字。这个分类是否准确姑且不说,捐款数字也权且认为是准确的,就这些数字作一个简单的分析:在上榜企业关注的十个领域里,有的企业选择教育,有的企业选择健康和灾害,加起来共有76个选择,在这76个选择里,选择教育的有29个,选择健康的有13个,选择灾害的有12个,而选择科研的只有1个,选择环保的只有2个,选择扶贫的只有3个。而在慈善家排行榜上,关注环保的为零。大部分的选择,还是教育、健康、灾害等。 不是说教育、健康和灾害不值得关注,而是说慈善事业要关注到各个层面,特别是和全体人民密切相关的层面。这其实也是一种公信力,因为老百姓对慈善的关注和要求是多层次的,如果所有的慈善家都去做同一件事,或者只做和自己产业有关的事,也会使老百姓失去对慈善事业的信任和关注。 最后,有必要再提一组数据。 中国有在国家民政部门注册的公益慈善组织28.9万个,而没有经过注册登记的有300万个,这些组织中,有不少没有规范的规章制度,没有规范的管理,也没有严格的监督机制,鱼龙混杂,严重地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公信力的缺乏带来中国慈善事业的相对落后。就目前来说,中国的慈善事业距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以美国为例,中国人均GDP与美国相比差38倍,而人均慈善捐款数差7300倍,这的确是个惊人的差距。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