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率目前充满水分 要么抛弃要么改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8日 14:02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陈伟 时值高校毕业生结束实习,纷纷进入找工作阶段的四月,高校就业率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尽管目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充满“水分”,但是作为一项可量化的指标,就业率
该政策出台的背景无疑是高校学生的就业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上海冀望以此来提高各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但问题是,用就业率作为高校教学评估指标合理吗? 2006年3月初发布的社科院教育蓝皮书《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真正签约者只有33.7%。而这与教育部发布的72.6%的统计数据比较,二者严重不符。 显然,笔者更愿意相信前者的统计,因为这更接近于现实中的观察。由此推断,就业率已经成为各高校造假的武器,因此寻求设立一套更合理的指标势在必行。 事实上,就业率是可以作为衡量高校教学情况的其中一个指标。只是如果将就业率与招生、工作考评、上级拨款等联系起来,无疑就为就业率造假埋下了伏笔。如果就此在高校中形成“就业率崇拜”,很可能会形成与地方政府“GDP崇拜”同样的后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令人担心的是,在教育产业化和管理行政化并行的现状下,“就业率崇拜”已经具备了自我加速的土壤。很多高校甚至紧紧围绕就业设置课程,大学教育的崇尚学术、开放性、使命感等理念已经被就业率引发的“重术轻道”的思潮严重威胁,并且很可能动摇中国缺乏传统的大学教育的根基,后患无穷! 同时,就该指标本身而言,现行的统计数据无法衡量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因此就业率就变成了没有“内涵”的就业率。目前,如果难以找到比就业率更好的衡量教育质量的量化指标,至少在就业率的统计上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素:专业不对口的就业应该在就业率的统计上有所折扣。如果一个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后专业对口的比例过小且存在经常化的趋势,无疑是教育资源在该高校利用效率偏低;就业后的普遍薪酬水平。如果统计数据显示,某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后的薪酬长期过低甚至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何尝不是就业质量低下的证明;就业后失业的数据。就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目前的就业率的统计是一次性的统计,难以动态地、客观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除了以上诸多要素,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就业率的统计如果还能进一步细化,涵盖不同的学科、地域等,将会更加准确地反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但是,值得提醒的是,现在就业率的统计机构主要是教育管理部门和各个高校,行政化的部门难以适应市场化的工作,其“自说自唱”的公信力也让人怀疑,把就业率的统计让位于社会的中介机构是个解决办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