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高利润背后的社会成本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 11:10 红网 | |||||||||
近一段时间,关于国有企业盈利的报道很多,先是财政部2月份的企业财务快报统计:2005年全国国有经济运行情况良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突破9000亿元,同比增长25%,再创历史新高;后来有媒体报道称:去年国有企业亏损1026亿元,接近历史的第二个亏损高峰年,引起了舆论关注;对此,4月1日的《第一财经日报》又报道:国家统计局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国有企业亏损”的消息不实,真实的情况应当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去年盈利6447亿元”。
不管是盈利9000亿也好,还是盈利6447亿也好,去年在全国能源、原材料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产品一再涨价,不少行业都抱怨利润下降、经营困难的大背景下,传来我国国有企业利润突破大幅增加的“利好”消息,着实让人感到高兴。 不过,高兴之余,人们会自然的想到:在这巨额利润中,有多大程度是这些企业通过市场竞争得来的?而垄断、政府对产品的涨价,又给这些企业创造了多大的商机和利润空间?在这巨额利润的背后,我们为此付出了多么大的社会成本? 最突出的是垄断坚冰更加难破,甚至影响到与此相关的法制进程。如“反垄断法”早已进入立法程序,但进度缓慢,“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有报道称其原因就与垄断企业、行业间的利益争夺有关;还有去年底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36条),在基层很难落实,此情况也与垄断企业的利益有关。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在一次谈话中坦言:这几年的反市场垄断,效果不明显,比如行业部门规定,进入石油领域的民营企业需要有3000万元的资产,几十家加油站,多少多少年从业经验等,这样的条件几乎就是把民营企业拒之门外。 除了垄断坚冰难破以外,我们为这巨额利润付出的另一个较大的社会成本是,大批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巨额的国有资产流失。据中国证券报2月24日报道,自1999年国有企业转制的步伐加快开始,到2004年放缓脚步为止,全国的国有企业共减少8万户,减少幅度为37%,职工人数净减少3825万人,减幅为49%。也就是说,在5年的时间里,国有企业职工减少了几乎一半。这3800多万国有企业职工利益上的损失、精神上的创伤,完全被这光鲜的巨额利润掩盖了。对于国有资产的流失,更是触目惊心,有数据显示:2004年中央企业被列如清产核资的单位,共计清理出资产损失高达3521,2亿元。这个数字只是对那些开展清产核资企业清理后确认的数据,有学者认为只是冰山一角,因为那些尚未开展清产核资的企业损失还会更大。 对于这6000多亿的国企利润,我们付出的还有一个社会成本就是,行业间收入分配的差距进一步加大。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行业间的收入悬殊,基尼系数达到或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水平,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国有垄断企业畸高的收入与其他属于竞争类行业的收入相比,形成较大的反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05年我国国有企业在岗职工的年收入为18000元人民币,可一些国有大型企业的收入大都要高出几倍或十几倍。“南方都市报”2月24日的一篇报道称,深圳部分国有企业中层干部已成为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薪酬高得离谱:年薪达33万元,部分达到50万,还有一些达到60万元。值得关注的是,这类国企干部“高得离谱”的薪酬,并非只出现在深圳,在其他地方的国有垄断企业也都存在。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20多年,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有5年时间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没有理由为垄断下的国有企业巨额利润感到乐观,政府考虑更多的应当是,怎样为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应当引起重视的是,大型国有企业这种依赖垄断、涨价等政府行为干预市场而自身缺乏压力的赢利方式还要坚持多久,还能够坚持多久,如何降低高利润背后的社会成本。 (作者:李季平)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