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行政垄断毁坏改革名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 01:39 中华工商时报

    岳建国/文

  我们追究医疗改革失败的体制原因时,行政垄断总是难逃其咎。请看最新证据:据3月28日《北京现代商报》报道,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在作“两会后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趋势和启示”的报告时说,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基本医疗服务贵在那些不该贵的地方,譬如治疗普通感冒要花费上百元钱,医院这是在赚普通老百姓的钱。她认为,根本问题
出在政府扭曲的激励机制,政府控制了一些不该控制的价格,导致医疗总费用上升。李玲认为,中国应改变现有行政任命院长的模式。

  一段时间来,所谓的社会精英、主流专家学者公开指责普通公众反对改革,这绝对是对公众的一种侮辱,他们根本不知公众反对的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公众从媒体、网上、投诉等渠道发出的对改革的质疑,绝大多数都指向了处在改革死角或进行伪改革的行政垄断领域,至今仍将能够提供物美价廉医疗服务的外国品牌

医院拒之门外的医改只是其中之一,同样受到谴责、质疑的还有水、电、气、暖、公交、景区、医改、教育、银行、电信、石油等等。这些行业代替不了全中国,对这些行业的质疑不是对全国改革大局的质疑。

  公众为何要质疑?这些行业本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理应是改革的首要目标,可几十年过去了,不但改革成效甚微,而且存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有向计划经济时代倒退的迹象(如石油行业不惜代价将流通领域的民资赶出这个行业);当他们有意无意地制造出电荒、油荒、煤荒、气荒等人为事故后,不但不道歉、不悔改,反而公开狡辩,甚至用再次涨价和不断提高内部工资福利的办法,打击和嘲弄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对他们的不满理所当然,公众对相关政府部门的抱怨也源于对行政垄断的愤恨,公众对其“伪改革”的谴责绝对不是反对国家整体上的改革大局。如果我国改革的名声真的不同程度地被败坏,那么,行政垄断则是罪魁祸首。

  可以说,目前还有许多人并没有搞清楚什么叫行政垄断,更没有充分估计到它的危害性。所谓

垄断行业,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是指微软公司那样的企业,他们是没有任何政府背景、不能垄断资源和销售的私人企业,其产品的畅销完全来自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服务,但只因在全国市场所占份额太大,所以受到反垄断法的制裁。而我们这里的行

  政性垄断却是政府与企业不分,政府在政策上偏袒企业,企业借助政府的权力独占国家重要资源,独家控制公众最离不开的商品的制造和销售,其危害性不知比微软式垄断大了多少倍———目前,它是既得利益群体的大本营或坚固堡垒:腐败官员将其看成批发官帽的“第二基地”;看成公款吃喝、公车泛滥、公费旅游的最大提款机;看成为自己子女、亲朋或行贿者提供高薪就业或发财门路的最佳途径;看成掌握、摆布公众生存命脉的最大工具。可以说,目前的许多腐败都寄生在这个巨大的温床里。但是,我们至今仍然没有出台一部反垄断法,使行政垄断仍处于合法的地位。

  总之,行政垄断一直严重干扰着以自由竞争为灵魂的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完善,一直用特权的形象干扰着以平等为灵魂的民主法制建设步伐,成为目前深化改革的最大绊脚石,不断撕裂着公众和政府的关系,制造社会矛盾。从这个方面讲,立即向行政垄断开刀应是目前改革的首要目标,应是立法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继续抱着“绕开行政垄断搞改革”的陈旧思维,只能使改革停顿甚至出现倒退。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