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商品货币下跌预示着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 14:08 金时网·金融时报

  永志

  目前全球商品市场依然火爆,但是那些经济倚重于商品出口国家的货币,即被称为“商品货币”的新西兰元、澳大利亚元和加拿大元对美元的汇率却在步步走低。上周,新元和澳元对美元汇率分别创出22个月和18个月的低点,加元对美元汇率在3月初创出14年来的高点后也在不久前跌至2个月的低点。今年以来,新元和澳元对美元汇率分别下跌了12%和3%。

  商品货币下跌在一定程度上是各国经济增长状况的反映,近一段时间的经济数据显示这三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不尽如人意。由于住房市场降温抵消了企业投资的增长,去年第四季度澳大利亚经济环比增长0.5%,同比增长2.7%,均低于预期,而且同比增长大大低于15年来的平均增长率3.7%。预示未来3至9个月经济增长状况的经济活动领先指数1月份显示年率化的增长率为3.7%,低于12月份的4.4%。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数据令人失望,表明经济增长缺乏动力,至少在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都不乐观。加拿大的经济增长也出现放缓迹象,据最新公布的数据,因暖冬造成能源生产下降,1月份加拿大经济增长环比为0.2%,低于预期。在这三国中,新西兰的经济状况最为不妙。由于高息抑制了出口和企业投资,去年第四季度新西兰经济增长环比下降了0.1%,而第三季度经济增长也仅为0.1%。分析人士预计,今年第一季度新西兰经济还可能出现收缩,在未来一两年经济都会停滞不前。

  除经济增长不佳之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都有巨额贸易逆差和经常项目赤字,这增加了澳元和新元下调的压力,也是澳元和新元跌势大于加元的原因之一。这些年澳大利亚对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在国际市场

竞争力减弱,虽然全球经济增长强劲和澳大利亚许多资源丰富的商品价格屡创新高,但澳大利亚的出口量却增长缓慢,近五年来平均年增长率为1.5%。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企业加大投资,对资本货物需求旺盛,进口增长强劲。出口不畅、进口上升导致澳大利亚贸易逆差居高不下。今年1月份澳大利亚贸易逆差高达24.8亿澳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澳大利亚的经常项目赤字也在快速增长,目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如按目前增速计算,至2015年经常项目赤字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与澳大利亚相比,新西兰的经常项目赤字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油价上涨、消费开支上升,新西兰的进口增长超过出口增长。去年第四季度新西兰年经常项目赤字由截止于9月份一年的129.9亿新元扩大至136.7亿新元,达历史最高水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5%。

  不过,导致商品货币下跌最重要的因素可能还是全球利率的变化。从2004年6月以来,美联储已连续15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升至4.75%。在3月28日例会后的声明中,美联储不仅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发出停止加息的信号,反而表明将继续提高利率。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至少还会加息两次。尽管姗姗来迟,欧洲央行也进入了加息周期。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上周表示,政策决策者“必须”履行维持价格稳定的职责。期货价格显示,交易商预期今年欧元区基准利率将由目前的2.5%升至3.25%。就连经济长期低迷不振的日本货币政策也出现重大转折。3月上旬日本央行结束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向利率正常化方向迈进了一步。如不出意外,下半年将会加息。

  再看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的利率状况。澳大利亚的基准利率为5.5%,已经连续12个月未做调整,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的利差是2001年下半年以来最窄的,而且市场预测澳大利亚的利率短期内不会改变。虽然新西兰的基准利率高达7.25%,为历史之最,但由于经济可能陷入衰退,降息已不可避免。利差的收窄使得这些年盛行的借贷低利率货币投资高利率货币资产的携带交易逐渐失去市场。而加拿大与美国的利率已出现逆转,去年9月以来加拿大央行先后加息5次,将基准利率升至3.75%,但目前仍低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一个百分点。

  商品货币的下跌是否预示着商品牛市的终结?这几年全球利率低企和全球经济复苏导致商品价格节节攀升,反映全球主要商品价格变化的CRB指数四年来上涨了75%,而原油、贵金属和基本金属的价格涨幅则更大。眼下全球已进入加息周期,各大央行都在减少流动性,这既会减少经济对商品的需求,也将提高投资的成本。对商品市场来说,这肯定不是个好消息,可能会导致商品价格下跌。事实上,CRB指数自2月1日在纽约期货交易所创出350.96的历史新高后至今已回落4.9%。另外,从商品货币与商品价格走势的相关性来看,商品价格上涨的最好时光可能也已经过去。近三年来,加元与油价走势的相关性为80%,澳元和新元与黄金价格走势的相关性分别为85%和90%。受商品价格上涨和全球经济复苏的推动,近几年来澳元和新元表现亮丽,去年初对美元

汇率分别达到高点,而此时全球对原油的需求也开始减弱。

  其实,不仅是商品市场,这些年的低利率环境导致全球的资产价格飚升,房市、股市、债市都呈现一派兴旺景象。令人担忧的是,在各大央行开始减少流动性的时候,会不会在某些金融、经济脆弱的国家和地区引发金融、经济动荡或危机,进而影响全球金融、经济的稳定?这的确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以冰岛为例,近几年在携带交易的推动下,大批投资者涌入这个只有30万人口的国家,购买冰岛的货币、

股票和债券,四年来冰岛货币克朗对美元汇率上升了41%,冰岛股市ICEX15指数也创出历史新高。经济过热和外债增加引发投资者的担忧,在2月底惠誉下调冰岛的信贷展望评级后,克朗对美元汇率出现暴跌,至今已下跌了12.7%。2月中旬以来ICEX15指数下跌了14%,2010年到期的国债收益率从7.9%升至8.5%。为避免出现货币危机,3月30日冰岛央行将已经高达10.75%的基准利率上调0.75个百分点至11.5%。虽然冰岛引发的连锁反应还不大,但已足以引起人们的警觉。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应该成为一些国家面临的重要任务。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