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制差异诱惑外资企业虚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 09:52 中华工商时报 | |||||||||
吴学安/文 报载,近期媒体披露的苏州耐克“漏税”事件,可以看做是外资企业避税的典型案例。海关方面之所以选择耐克查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家公司账面居然亏损。虽然耐克公司营业额很高,利润率非常高,成本很低,效益很好,但是这家公司账面上却不是盈利而是亏损。有报道说,在苏州近1万家外商投资企业中,亏损面曾达到了70%,许多外商企业经
目前,在中国累计开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已达25万家,国家税务总局统计表明,其亏损面高达51%。伴随着在中国的外企数量日益增多,出现的明亏暗盈的局面,多少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经营红红火火,账面连年亏损、“一面持续亏损,一面增加投资,甚至许多亏损的外资企业还是国际同行业的佼佼者。那么,外资企业假亏损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事实上,在过半的亏损外企中,除小部分属经营性亏损外,虚亏避税是主流。时下,许多外商之所以愿意来中国投资,是因为全球公认到中国投资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比如汽车业,在中国投资获得的利润率要远大于在自己国家的投资。而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企业趋利的本性让这些外企学会了从商业贿赂到避税漏税的种种办法。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公布数据表明,近年来,税务机关平均每年对230户企业开展反避税调查。通过反避税调查,累计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0多亿元,调整补税30多亿元,弥补亏损80亿元。2005年,调整补税金额过千万元的企业有较大幅度增加。而此前的2004年,国内外国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亏损面高达51%-55%,其中很大部分是不合理的亏损。按此推算,跨国公司在国内避税超过了300亿元。而美国企业盈利面高达90%-95%,平均亏损面才10%。 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9月10日第五次发布的“中国纳税百强排行榜显示:纳税额名列前茅的是烟草、能源等垄断性国企,且其纳税额保持快速增长,私企纳税百强的纳税额也比2003年增长了35.48%。而与人们一般想像大相径庭的是: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纳税百强贡献税收几乎为零增长。究其原因,专家认为是“超国民待遇在作怪。1994年税制改革,中国的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实行两套不同的企业所得税制,两套企业所得税制虽然法定的税率是相同的,都是33%,但是实际的税负由于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多于内资企业,所以实际税负是外资企业低于内资企业。这对于中国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人才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外资企业的发展。但时至今日,为了吸引外资而给予外商的超国民待遇,仍然存在巨大的惯性作用,突出表现在现行的监管手段确实存在很多漏洞,给了外企合法避税的机会,同时,对外资企业税收征管、执法力度不够,也使外企避税屡屡得逞。 毋庸置疑,外商来中国投资办企业,肯定要利用税务方面的规定来尽量规避和降低税负,这可视为是企业的正常行为。如果是合理避税的行为,只能是无话可说,这是企业财务的分内之事。现在财务专业都专门开设避税课,就是如何学会在财务体系下怎样做才能尽量少纳税又不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对此,人们并无必要进行过多的指责,法律也无需干涉;但假若企业采取恶意做假账手段逃避税收,就应该运用法律手段来进行惩罚。当然,进一步加强反避税工作才是根本。一个企业总是有天生的趋利本性的。关键是税务机关如何提高反避税的能力。如在美国11万联邦税务人员中,有数百名专门从事反避税工作专家在夜以继日工作。同时,美国还拥有一支精干的税务警察队伍,把避税当成偷税一样来严厉打击。因此,对于出现外企税免这样较为普遍的问题,国家不仅要制定出法律措施来严防外资企业的避税行为,而且应该切实加强执法力度。 应该说,长期以来实行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两套不同企业所得税制并存的格局,既不符合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惯例,也会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理应予以统一和规范。今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曾组织一批专家,研讨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的法律问题。据报道,企业所得税法已列入全国人大2006年初次审议的法律草案,这表明企业所得税改革“两税合一的基本思路已经确定,讨论达6年之久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方案,最终在刻意的低调中眉目渐清、初见端倪。至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合并改革的进程,将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其具体步骤是将现行内外资企业分别适用的两套所得税法合并为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建立适用于内外资企业的统一规范透明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为各类企业创造平等的市场竞争的税收环境,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优化国民经济的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地发展。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两税合一新的企业所得税制确立,外资企业靠虚亏避税的手法将会销声匿迹、无处生存。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