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 09:03 中国经济时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地区差距经历了一个先减小后持续扩大的历程。2000年以后,我国内陆地区经济发展逐步加快,虽然总的地区差距仍然在扩大,但扩大的速度已经逐渐减缓,特别是2004年出现了地区差距减小的迹象。由于地区差距的发展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影响地区差距变化的还存在一些周期性因素,因此还很难说我国地区差距已经进入了不断下降的趋势之中。但过去几年的经验表明,政府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包括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减少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等等,可以减缓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区
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李善同许召元

  上世纪90年以来,我国地区差距持续扩大,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经济学家也对我国地区差距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多数研究认为,我国的地区差距在上世纪80年代有所缩小,90年代以来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但2000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区域政策方面,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等政策相继实施。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些政策对我国的地区经济增长格局的影响以及地区差距发展的趋势有何变化等等问题。本文主要讨论2000年以来地区差距的发展趋势。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差距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度量地区差距大小的指标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无权重的和以人口加权的基尼系数法(Gini)、变异系数法(CV)、泰尔(Theil)指数和最大最小值法等,本文主要运用基尼系数来度量地区差距的大小。

  1.基尼系数Gini的计算

  我们运用基尼系数法对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福利状况的常用指标(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分析。现价人均GDP是最常用的反映地区发展状况的指标,它能够综合反映一定区域发展的水平,但不能完全准确反映相应区域内居民享有的福利水平,一方面因为不同地区的投资率不同,即使对应同样的人均GDP水平,其消费水平可能差异较大,另一方面,各地区的物价水平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样的人均GDP水平可能对应很不相同的购买力;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均GDP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存在着要素收入区际转移和转移支付等因素以及上面提到的投资率的差异,两者之间并不完全一致。一般来说,以居民消费水平计算的地区差距小一些,以2004年为例,人均GDP最大值(上海)是最小值(贵州)的13倍,而居民消费水平最大值(上海)是最小值(贵州)的9倍。相比较而言,居民消费水平更能直接反映居民的福利水平。通过同时采用人均GDP和消费水平计算基尼系数,可以更全面地考察地区差距的变化,基尼系数的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

  2.基尼系数(Gini)所反映的地区差距的变化情况

  图1给出了1978年到2004年以基尼系数度量的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情况,在1978年至1990年期间,现价人均GDP计算的基尼系数快速减小,由1978年的0.359减小到0.277。而进入90年代以后,基尼系数首先经历了一个快速扩大的时期,然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2000年至2003年地区差距仍在扩大,但趋势十分平缓,其数值基本保持在0.35左右。在2004年,基尼系数甚至有所下降(比2003年下降了1.0)。

  从居民消费水平计算的基尼系数来看,自1982年以来各地区差距保持了稳定上升的趋势。90年代以前,地区消费水平的差异增长比较缓慢,1990年以后,除1996、1997年基尼系数略有下降外,基本保持了一个持续扩大的趋势,但2000年以来扩大的速度逐渐减缓,2004年的消费基尼系数基本与2003年持平。另外从图1还可以看出,以居民消费水平度量的地区差距始终低于人均GDP计算的结果。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目前消费水平的地区差距远远高于1978年的水平。

  通过以上分析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的基尼系数,我们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我国地区差距扩大的速度已经逐步减缓。

  表1的数据表明,2000年时基尼系数比上年有较快的增加,但是2000年后用两种指标计算的基尼系数增长指数均呈明显的递减趋势。特别是,2004年以现价人均GDP计算的基尼系数比2003年降低了1.0%。尽管自1990年以来居民消费水平的基尼系数增长较快,但2004年也比上年下降了0.1%。

  3.用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测算地区人均GDP基尼系数的差别

  中国各地区在统计人口时通常有两种口径,一个是户籍人口,另一个是常住人口。对有些地区来说,这两种统计指标的差别不大,但对一些经济较为发达、流动人口很多的地区,这两者的数据差别很大,例如北京市2004年户籍人口数为1148.8万人,而常住人口统计为1456.4万人。而国家统计局计算人均GDP时并没有采用统一的人口指标,例如计算2004年人均GDP时,北京、天津、上海和四川按“户籍人口”计算,其他地区按“常住人口”计算。由于三个直辖市的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数多,所以这三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比统计值小,因此如果全部按常住人口计算,则地区差距比本文计算的值要小。以2000年为例,全部采用常住人口得到的现价人均GDP的基尼系数为0.301而按照统计年鉴数据计算的基尼系数为0.347,两者有较大的差距。

  二、地区增长的格局变化与地区差距

  图2给出了1990年至2000年期间地区的增长格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沿海地区投资环境优越、劳动力资源丰富,又较早享受对外开放的政策,因此东部地区的平均发展速度普遍高于其他地区,特别是90年代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如图2所示,东部地区人均GDP的水平高,并且增长速度快,很多东部省份位于图中的右上部分(收入水平高,增长快),而很多人均GDP较低省份的增长率普遍较低,他们位于图2的左下部分(收入水平低,增长慢),这种增长格局造成地区差距不断扩大。

  图3给出了2000年至2004年期间地区的增长格局。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较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显著上升,由图3可见,不仅部分低收入地区如内蒙古、西藏、吉林和山西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人均GDP较低地区的增长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也比90年代大为缩小。比较图2和图3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时期的最大变化是,图3中位于左下部分(收入水平低,增长慢)省的数量减少,而位于左上部分(收入水平低,增长快)省的数量增加了很多。低收入省市加快发展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速度也相应趋于缓和。

  从各地区2004年GDP增长率与1990-2000年平均增长率的对比可以更清楚地发现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化,如表2所示,2004年与90年代平均增长速度相比,我国有6个地区的增长速度放慢了,这6个地区中除湖北省外,其余全部属于人均GDP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这6个地区以外的其他25个地区2004年的增长率均比90年代均有所提高,其中天津、山西、江西、辽宁、黑龙江、内蒙古、陕西、青海等8个地区增长率提高得较多,在这8个地区中,除天津和辽宁外,其他6个地区均属于人均GDP较低的地区。由此可见,2004年发达地区增长率有所放缓而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有所提升,直接导致了2004年中国地区差距的缩小。

  三、地区差距变化的原因

  过去的研究已经发现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地区差距的变化,比如各地区的城市化程度、人口密度、受教育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等等,那么与90年代相比,2000年以后哪些因素发生了改变,导致地区差距的发展趋势有了变化?在今后几年中,这些因素的变化趋势如何?深入研究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对于政府进一步调整政策目标,更好地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减缓了地区差距的扩大

  1999年中央政府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大幅度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2000年至2003年,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用于西部开发约3600多亿元,其中,长期建设国债资金2200多亿元。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加9500多亿元。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50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7300多亿元。2004年,中国新开工10项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达800亿元。2000-2004年,中央累计投入西部财政性建设资金约4600亿元,其中国债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比例超过1/3;安排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约5000亿元。2000年到2004年,东部地区总投资占全国的比重比1995年约下降了4-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比1995年上升1.5-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略微有所下降,而西部地区则增加了3.5-4个百分点。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国的分布发生了变化,因此导致了各个地区的投资率也发生了改变。改革开放以来,80年代初期,国家实行均衡发展战略,我国东、中、西及东北部地区的投资率基本相同,80年代后期,国家实施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沿海地区得到了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方面的优惠,一方面国家投资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另一方面外资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的投资率有了较大的上升,而其他的投资率一直较低,80年代后期东部地区的投资率要高出其他地区7-8个百分点,90年代前期东部地区的投资率要高出中部12%左右,高出西部和东北地区10%左右。但2000年以后,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率显著上升并超过东部地区,至2004年,西部地区平均投资率为49.8%,高于东部地的42.1%、中部地区的39%和东北地区的36.9%。

  高强度的投资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2000年至2004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以不变价计算的实际增长速度),比1990-1999年平均值提高了0.6个百分点,而东部地区2000-2004年平均GDP增长率则比90年代降低了1.4%,可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缩小地区差距的确起了重要作用。

  2.在2002年以来的经济上升期中,资源较丰富地区的GDP增长速度提高很快

  自2002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周期。与前几年相比,几乎所有地区的经济增长率都比过去有较快增长。

  从表3可以看出,2003年和2004年增长最快的省份,除东部沿海地区,比如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7个省市外,其它则属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比如2004年地区GDP增长率最快的是内蒙古,其他的省份山西、河南、江西、陕西等的增长速度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表2中我们已经看到,天津、山西、江西、辽宁、黑龙江、内蒙古、陕西、青海等都是近年经济加快发展的省市。把这两个表综合在一起我们发现,天津、山西、江西、辽宁、黑龙江、内蒙古、陕西、青海、山东等是近两年增长率提高较快的省市。其中除去天津外,这些地区基本上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都属于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主要是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开采),采用2003年各行业增加值计算的区位商来表示各地区在某行业的竞争优势和资源丰富程度如表4所示。

  实际上,2002年至2004年,全国性的“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物价水平持续攀升,其中煤炭、原油的价格水平增长迅速,2004年,中国采掘业出厂价格指数为129.3远高于CPI(102.4)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7.1)。能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一方面刺激了各产区提高产量,直接提高了地区生产总值,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对这些行业的大量投资,从而带动了所在地区的经济增长。因此可以说2004年地区差距的缩小与此一轮经济周期中资源(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的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3.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部沿海地区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

  与本地资本的投资相比,来自其它地区的投资由于不挤占当地的消费,因而对经济增长有更显著的带动作用,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除了直接的资金支持外,往往还给本地带来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从而有助于提高地区经济的竞争力和增长速度。由表5可见,上世纪90年代东部地区平均获得的外商直接投资比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但2000年以后,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占地区GDP的比重显著下降。1995年,东部地区所吸收的FDI占GDP的8.6%,而2000年、2004年分别为5.3%和4.4%与1995年相比分别下降了3.3和4.2个百分点,而2004年与1995年相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FDI占GDP的比重仅分别下降了0.15、1.0和0.06个百分点,这显示2000年以后外商直接投资额对各地区的贡献均有所下降,但东部地区下降的幅度更快。根据经验,外商直接投资比国内投资对地区经济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因此2000年以来,由于外商直接投资比率的下降将使东部地区相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优势有所下降,从而减缓了地区差距的扩展。

  4.较不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快速的发展

  基础设施的发展程度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决定因素。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水利电力等)的发展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吸引投资、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研究发现,地区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和电讯设施对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有重要的解释能力,能够促进基础设施均衡发展的政策,有利于促进地区间的经济收敛。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和经济、地理的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要好于内陆地区。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速度也一直较快。近年来,一方面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已经相对完善,增长速度有所降低,另一方面,由于中西部地区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中西部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东部沿海地区。

  以公路为例,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除东北地区以外,东、中、西部地区公路的增长速度差不多,而2000年以后,东部地区发展依然较快(比上年5年平均增长速度提高6.7%),但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速度提高得更快,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提高了26.4%、18.8%和20.9%,这说明中国各地区基础设施的差距开始有所缩小,这将对改善落后地区的投资条件、增加经济增长潜力发挥长期的积极影响,也必然有利于地区差距的缩小。

  5.近年来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政策措施也有利于地区差距的减缓

  在中国的落后地区,农村人口常常占主要比例,根据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西部地区70%以上为农村人口,远高于东部地区的55%,因此对农民和农业问题的扶助实际上对中西部地区更加有益,间接地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近几年来,中央推出了一些有助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比如从2000年开始试点农村税费改革,根据财政部统计,2002年全国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地区,农业人口达到6.2亿,约占全国农业总人口的3/4,通过降低农业税税率、减少对农民的收费、改革教育经费征管使用体制以及给农民直接发放种植补贴等措施,逐步降低了农民的负担水平。2004年又有部分省区开始试点免征农业税,到2005年全国基本免除了农业税征收。根据农业部《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和乡村管理体制改革跟踪研究报告》,2002年20个税费改革试点省份,改革后的农民负担水平比改革前减轻约45.8%。

  四、结论和政策取向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本文发现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我国地区差距扩大的速度逐步减缓,2004年现价人均GDP和现价人均消费的基尼系数均比上年有所减小。

  分析发现,近年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增长率与90年代相比有所放慢,而低收入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有所提升,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速度也相应趋缓。从影响地区差距发展变化的因素看,既有政策性的原因,也与宏观经济环境有关。从政策因素看,近年来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落后地区的快速增长,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省多为资源性产业有比较优势的省,主要是由于这一轮的增长周期对能源和资源需求较旺,导致能源和资源性产业的快速发展。另外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缩小,一部分产业开始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也有助于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由于地区差距的发展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影响地区差距变化的还存在一些周期性因素,因此还很难说我国地区差距已经进入了不断下降的趋势之中。但过去几年的经验表明,政府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包括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减少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等等,可以减缓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何建武参加了讨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